我不喜欢出风头,写博客只是爱好和抒发心情而已。有些事往往是非做不可,有些话往往是非说不可!“5·20”以来,我已经有两篇博文被博客管理员从个人首页删除放入回收站:一篇是《5·20:我们期待马英九》(曾被刊于锐博客首页),一篇是《儿童节:追问生命如何重来》。个人对此有些看法和想法,所以,想和广大博友和博客管理员交流一下。
先说说写这两篇博文的前提——
5·12之后,面对汶川灾区的报道,我和全国人民一样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乃至不敢看那些惨痛的灾区图片。整整一个星期,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为了从痛苦中走出来,完成自己必须完成的工作,作为一个写字的人,想到了转移视野的方法。想必,这个时候广大的博友也跟我一样沉浸在为灾区人民的痛苦中,并把痛苦的感受记入了博文。我的痛苦也记入了两篇博文中,曾想过自己是不是也需要一位心理医生来疏导。
“5·20”,我对痛苦的心理承受已经到了临界点,而且有任务在身,必须让自己从悲痛中走出来。马英九任职是那天除了汶川地震之外惟一能够引起关注的大事,就搜索了一些马英九的资料,连同自己的希冀一同记入了博文《5·20:我们期待马英九》——两岸关系毕竟是我们的国家大事,是值得关注的。我想,那些关于灾区的新闻报道和图片在于激励国人并非是让大家什么事情也不做,而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的!因此,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首先做好份内的工作!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讨论“儿童节”的话题,我的心情又开始沉重。在关注汶川地震的新闻时,其实,让人最感心痛的是那些死于倒塌的教学楼里的孩子和老师们,他们是痛中之痛——我想,大家都会有共同的感受。所以,当“儿童节”到来之际,我们会有另一种伤痛:对危楼的反思。死难孩子的父母也一直在呼吁和奔走,即使他们不说,社会不该还他们一个公道吗?如果是单纯的死于天灾,作为父母他们会甘于接受,可是,如果夹杂了人为的因素,他们的心理如何能够平复?看到那些充满良知的报道和质问,我们充满了理解和愤怒,发出呼吁在所难免——所以,我又把自己的想法和两篇有关报道载入了博文《儿童节:追问生命如何重来》。
令我不解的是,如此两篇博文竟被管理员放入“回收站”。看到一句格式化的留言,我在想:那些报道和资料来自网络,即便有不妥之处,博客管理员完全可以及时指出,让博主修改——这未必不是一种可取的方式,至少可以显示出博客管理对博主劳动的尊重。总是一副“删”你没商量的态度,是让博主很受伤害的事。在博客管理条约中是有明确规定的,如果博主违反规定,也应该清楚违反了那条那款,也就是“死也死得明白”。至少,我认为自己一直在坚持把握法律、道德准则以及良知在写博!
博客与网络共生共存,总不能都是一个论调吧?我们可以声讨达赖、CNN、莎朗斯通,难道不能谴责危害人民的人?!
这些是对博文被删除的一些想法和认识,希望没有触犯什么律条,也希望能够得到尊重!并希望博客管理员就被删除的博文,指出不妥的原因来,以便提高和改进。最好留下责任管理员的名称和博客地址,以便前往讨教!
附“系统通知:
您的文章《“儿童节”追问:生命如何重来》已被管理员转移到回收站。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删除博文已恢复,请博友看看有哪里不妥,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