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琥珀潭日记222:师者

(2024-11-17 19:23:15)
标签:

琥珀潭日记

老师

传道受业解惑

苏东坡

晏弘

分类: 随笔

琥珀潭日记222:师者

晏弘

世上多歧路,坎坷有时,迂曲有时,途穷有时;世事多迷茫,顺之逆之,进退维谷,举棋不定,一头雾水,有人点拨一下,云破月来,柳暗花明。做人难,行正道难,诚而有信,敬而畏,忍而恕,一以贯之,身处困境,磨之,砺之,有人启发一下,知行而行,天不丧此致良知。人生苦旅,江湖水深,浊浪滔天,心里要有一把舵,一摇就醒,读一读名人传记,读一读《论语》,读一读《传习录》,终能茅塞顿开、心领神会。生也无常,落魄时,老病时,不妨拜访一下老庄,欣赏一下禅宗文化,终能解脱顿悟,舍得放下。谁不望贵人相助?谁不望老师指教?梦寐以求的是,关键时刻,有人点拨,有人启发,有人循循善诱,何其幸也,何其光明!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者,“学而时习之”,时刻不忘其所能也;“知新”者,作新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刻追求与时俱进也。果能如此,可以为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一语正之。他有感于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习,对不学无术的士大夫之族加以批判,对“不耻相师”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加以肯定,对“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后辈加以鼓励。难怪东坡赞颂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以身弘道,以文载道,正天下风气。

弘道也好,载道也好,道在人心,知行合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就要练习写作,有人废寝忘食,手不停笔,写出文章却无人欣赏,心灰意冷之际,当面请教欧阳修作文之术,欧阳文忠公耐心地说:“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多读,多写,多练,大文豪现身说法,切中肯綮,深得三昧。

我曾撰文《书非推敲不能读也》,最早是受庄子的影响。庄子说过:“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读古人书,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取”如何取?“去”如何去?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孰能无过?错必纠,过则改。但人的认知和辨识基于道德规则的遵从,不同于动物界的认知和辨识。譬如父母有了过错,“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老师有了过错呢?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有了过错,知敬畏,不争辩,不责备,“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也应如是。

每个人自身所处的时代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有其独到之处,有其优越性,亦有其困境,有其局限性,人也如此。对历史上诸多问题的看法,不能仅仅以成败论英雄,也不能仅仅以对错进行褒贬,有人习惯独断论,主观妄议;有人习惯怀疑论,经验主义使然,这些都要不得,老师教导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换位思考,心知其意。

想起一则故事,东坡曾写文章批判“儒家后圣”荀子,以为“文如其人”,抓住荀子一句名言借题发挥,因为荀子说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世之谓弟子贤于师者、胜于师者,辄以此为口实,东坡怒目道:“此无异梦中语!青即蓝也,冰即水也,酿米为酒,杀羊豕以为膳馐,曰:‘酒甘于米,膳馐美于羊’,虽儿童必笑之,而荀卿以是为辨,信其醉梦颠倒之言!以至论人之性,皆此类也。”东坡如此措辞,有偷换概念之嫌,如此严厉责难,令我惊讶,他向来旷达,为何对荀子大动肝火?他实在是讨厌荀子的“性恶论”了。东坡一生宦海浮沉,无论沦落天涯,心地仁慈,见贤思齐,放眼都是性善之人,怎么荀子放眼都是性恶之人呢?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仁者智者,心诚身正,浩然之气,满腹经纶,成竹在胸,言传身教,给人指点迷津,给人引导,给人提携,给人栽培,给人传承,然后其道大光,人世间趋向尽善尽美。

不得不承认,“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博学,“信而好古”,他曾在达巷党里拜师于七岁神童项橐,也曾远道拜师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门下,温良恭俭让,博采众长,莫不有文武之道,于是乎,天以夫子为木铎,终成一代圣人,万世师表,“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贡语)圣人无常师,况我辈乎!

琥珀潭日记222:师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