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不天涯——读晏弘组诗《探天涯路》

标签:
探天涯路程庆昌蔷薇花一夜苏东坡晏弘 |
分类: 评论 |
何处不天涯
——读晏弘组诗《探天涯路》
程庆昌
晏弘的诗,总是不拘一格,总能别出心裁,似有意为之,也是顺其自然。《探天涯路》这组诗,读得我心思重重,恍惚间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天涯何处?矗立的又是何种意象?都说诗以境界胜,诗人要把我们的思绪或者说情绪导向哪里?
人说“天涯路远”,又说“咫尺天涯”,远与近,不仅仅取决于物理学上的时空概念。人人眼里有望不穿的天涯,心里亦有触探得到的一方天涯,关乎情境,亦关乎心境,与“江山壮阔一毫厘”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晏弘的思想里,尽管天涯路远,天涯路可探,世间情可究,一个“探”字,有洞穿风尘之慨,而不仅仅是游戏。
“知昼夜,即知死生”,引用王阳明《传习录》里的句子做引子,诗人的心境就变得有迹可循,把死生大事与天涯茫茫纽系起来,足见分量。
弟子萧惠问王阳明死生之道,王阳明回应说“知昼夜,即知生死”;萧惠又问昼夜之道,王阳明曰“知昼则知夜”。昼夜交替、人生更迭,同一个道理。人的死生问题,世人皆有执着和迷惑,王阳明的回应看似有些模糊不清,但一语道破了解死必然了解生的大道理。“知昼夜,即知生死”,阐释了在变化中发现变化,只有真正明晓世界的变化无常,才有可能放开心态接受现实中的一切变化。
谁能拒绝冰冷、悲凉的墓碑?
有缘生于尘世,行走的灵魂
荣枯有时,滋养着血肉
记得春水怀上桃花色
人生即天涯,何处是终点?不能细说,不能妄说,这是一个噬人的话题,有说不出的沉重,更有说不得的沉痛。
全真丹阳子马钰道长词中说“若悟韶光迅速,生死事大”,又说“常怀慎终如始,处无为、清静无赛”。既然“韶光迅速”,就没有办法躲避,既然“生死事大”,就只有面对,无处可逃。此乃人生前行的方向,亦是跋涉长途中不会暗淡的内心光亮。
顺走即将过去的现在和美酒
却忘了劳碌奔波唱出的悲歌
还有床前美人迟暮的哀愁
“美人迟暮”,难言感伤;忘情于草莽,不言忧愁。这是自我麻醉或者说自我遗忘。明月有意,清风多情,又奈何不了白云苍狗。诗人的情绪是滚烫的,也是复杂纠缠的,因为归去来兮“村庄纠结”“庭院尘封”,因为“劳碌奔波唱出的悲歌”。这是时代发展的阵痛,也留下时代前行的烙印。
一路彷徨如烟雨纷纷,月以
阴晴圆缺,盘我,磨我
似水随物赋形,如云求变
凤凰不至,河不出图
载浮载沉,就这么愈挫愈行
到不悔,到老将至,到无尽意
东坡夫子是他之后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他的风骨影响世人近千年。读《东坡醉月图》无端想起老夫子的《题金山自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夫子给自己一生的总结,尽管天涯路远、尽管人生如江潮汹涌,这条路上,总是会有生命的光辉!
每个人的天涯路上都会有“平生功业”。
好花开似昨夜的梦,正如
曼妙的音乐袅娜而来
这应该是生命迁变中不可多得的“上境”,见舒缓,也见流畅,更见奇妙的变化。
佛家常说“非断非常,非一非异”“诸行无常”,非常契合世俗变化。没有任何物体会永恒存有,万事万物一直处于变化中,我们的身体发肤、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追求,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心念的天涯,如同一辙。吐故方能纳新,变化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推陈才会出新,旧的事物消失,才会有新的事情出现。世界正因为无常多变,才会有四季轮转、日夜交替,才有新的气象出现。
组诗中《蔷薇花一夜》叫人浮想联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意的句式中藏匿着诗人非同一般的心境。《花中六君子》里有世相,清者自清,洁者自洁,风骨自在。
《探天涯路》这组诗,有怅惘也有沉思,一个“探”字见心境,心境又蕴涵情境,生活况味由此溢散而出。人生或者天涯,时刻都包含着万千变化,不可例外包含着衰亡和新生,但是在这个跨度上,极致地释放生命精彩,不随便向世俗低头,始终昂扬,人生的终极意义也正在此。
附:
探天涯路(组诗)
晏弘
1、探天涯路
“知昼夜,即知死生。”——王阳明
谁能拒绝冰冷、悲凉的墓碑?
有缘生于尘世,行走的灵魂
荣枯有时,滋养着血肉
记得春水怀上桃花色
少年羞红了脸,黄鸟于飞
从笑傲江湖到绝望的闪耀
(省略了一路的息养瞬存)
落日被目光包围着沉下去
哀莫哀兮烟霞,二胡声起
黑衣女子手捧玫瑰
莞尔一笑,款步而来
趁人浅酙低唱乐以忘忧
背地里一把明晃晃的弯刀
偷袭,影子扑地
掏空了体内不朽的宝藏
剩下一副躯壳,空空如也
塞入离奇的梦,呜呼
不醒,阴魂不得已缠人
2022.09.24
2、蔷薇花一夜
蔷薇藏身于虚构的空山鸟语
红白黄紫黑映成缥缈烟霞
星露洗耳也洗风尘仆仆
蛐蛐儿俨然民间歌手
问几重夜晚七弦琴
此境举杯弄清影
且邀谪仙狂者
旅途又一村
不醉不归
云破乎
月来
参
参
月来
云破乎
不醉不归
旅途又一村
且邀谪仙狂者
此境举杯弄清影
问几重夜晚七弦琴
蛐蛐儿俨然民间歌手
星露洗耳也洗风尘仆仆
红白黄紫黑映成缥缈烟霞
蔷薇藏身于虚构的空山鸟语
2022.09.27
3、步出月下行
月光逢人倾诉夜色流水如三重奏
快似擦肩而过,慢似长相厮守
万象变幻,重复着悠远的秘境
街市越时尚,村庄就越纠结
一个想出来,田园阡陌的光环
罩不住驿动的心,尘封庭院
一个想回去,归去来兮上百遍
家虽无路,梦中变通途
明月清风有知,翻越高山大川
面面俱到,无不一一爱抚
顺走即将过去的现在和美酒
却忘了劳碌奔波唱出的悲歌
还有床前美人迟暮的哀愁
2022.09.28
4、花中六君子
菖蒲经得起河水冲刷的考验
幽兰耐得住深林长谷的漠然
身处悬崖的射干不忘爱的誓言
从泥淖中突围的荷花本自无邪
菊之傲,宁抱枝头死,霜打不折腰
梅之韵,开出白雪的梦,独步天下
2022.09.30
5、东坡醉月图
天下风物无不自出胸臆而应和
大好河山念我,如幽梦寻我
赤壁随我前后,西湖随我谪迁
颠沛流离受尽,孤星命似悬丝
萍踪不耽凭栏,草木岂说忘忧
唇枪舌剑,邪恶外来久矣
医圣再世,临床难以六经辩证
郁积的块垒画出一幅枯山水
引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放眼重门洞开,老泪破眶
滴落酒杯,掀起几多波澜
倘若没有文字筑起堤坝和养护
挡住满腔苦海似的悲愁
也许会泥沙俱下,泛滥成汪洋
一路彷徨如烟雨纷纷,月以
阴晴圆缺,盘我,磨我
似水随物赋形,如云求变
凤凰不至,河不出图
载浮载沉,就这么愈挫愈行
到不悔,到老将至,到无尽意
2022.10.05
6、水流芙蓉花前
好花开似昨夜的梦,正如
曼妙的音乐袅娜而来
有些像烟雨,有些像晨雾
逼眼的,比暖阳更明媚
你向花前转身,盈盈一笑
仿佛重新回到当年模样
比我神气,微风荡漾出
多姿多彩,秋水起波澜
2022.10.12
出处:中国诗歌网https://www.zgshige.com/c/2022-10-14/22868372.shtml
——读晏弘组诗《探天涯路》
晏弘的诗,总是不拘一格,总能别出心裁,似有意为之,也是顺其自然。《探天涯路》这组诗,读得我心思重重,恍惚间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天涯何处?矗立的又是何种意象?都说诗以境界胜,诗人要把我们的思绪或者说情绪导向哪里?
人说“天涯路远”,又说“咫尺天涯”,远与近,不仅仅取决于物理学上的时空概念。人人眼里有望不穿的天涯,心里亦有触探得到的一方天涯,关乎情境,亦关乎心境,与“江山壮阔一毫厘”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晏弘的思想里,尽管天涯路远,天涯路可探,世间情可究,一个“探”字,有洞穿风尘之慨,而不仅仅是游戏。
“知昼夜,即知死生”,引用王阳明《传习录》里的句子做引子,诗人的心境就变得有迹可循,把死生大事与天涯茫茫纽系起来,足见分量。
弟子萧惠问王阳明死生之道,王阳明回应说“知昼夜,即知生死”;萧惠又问昼夜之道,王阳明曰“知昼则知夜”。昼夜交替、人生更迭,同一个道理。人的死生问题,世人皆有执着和迷惑,王阳明的回应看似有些模糊不清,但一语道破了解死必然了解生的大道理。“知昼夜,即知生死”,阐释了在变化中发现变化,只有真正明晓世界的变化无常,才有可能放开心态接受现实中的一切变化。
谁能拒绝冰冷、悲凉的墓碑?
有缘生于尘世,行走的灵魂
荣枯有时,滋养着血肉
记得春水怀上桃花色
人生即天涯,何处是终点?不能细说,不能妄说,这是一个噬人的话题,有说不出的沉重,更有说不得的沉痛。
全真丹阳子马钰道长词中说“若悟韶光迅速,生死事大”,又说“常怀慎终如始,处无为、清静无赛”。既然“韶光迅速”,就没有办法躲避,既然“生死事大”,就只有面对,无处可逃。此乃人生前行的方向,亦是跋涉长途中不会暗淡的内心光亮。
顺走即将过去的现在和美酒
却忘了劳碌奔波唱出的悲歌
还有床前美人迟暮的哀愁
“美人迟暮”,难言感伤;忘情于草莽,不言忧愁。这是自我麻醉或者说自我遗忘。明月有意,清风多情,又奈何不了白云苍狗。诗人的情绪是滚烫的,也是复杂纠缠的,因为归去来兮“村庄纠结”“庭院尘封”,因为“劳碌奔波唱出的悲歌”。这是时代发展的阵痛,也留下时代前行的烙印。
一路彷徨如烟雨纷纷,月以
阴晴圆缺,盘我,磨我
似水随物赋形,如云求变
凤凰不至,河不出图
载浮载沉,就这么愈挫愈行
到不悔,到老将至,到无尽意
东坡夫子是他之后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他的风骨影响世人近千年。读《东坡醉月图》无端想起老夫子的《题金山自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夫子给自己一生的总结,尽管天涯路远、尽管人生如江潮汹涌,这条路上,总是会有生命的光辉!
每个人的天涯路上都会有“平生功业”。
好花开似昨夜的梦,正如
曼妙的音乐袅娜而来
这应该是生命迁变中不可多得的“上境”,见舒缓,也见流畅,更见奇妙的变化。
佛家常说“非断非常,非一非异”“诸行无常”,非常契合世俗变化。没有任何物体会永恒存有,万事万物一直处于变化中,我们的身体发肤、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追求,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心念的天涯,如同一辙。吐故方能纳新,变化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推陈才会出新,旧的事物消失,才会有新的事情出现。世界正因为无常多变,才会有四季轮转、日夜交替,才有新的气象出现。
组诗中《蔷薇花一夜》叫人浮想联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意的句式中藏匿着诗人非同一般的心境。《花中六君子》里有世相,清者自清,洁者自洁,风骨自在。
《探天涯路》这组诗,有怅惘也有沉思,一个“探”字见心境,心境又蕴涵情境,生活况味由此溢散而出。人生或者天涯,时刻都包含着万千变化,不可例外包含着衰亡和新生,但是在这个跨度上,极致地释放生命精彩,不随便向世俗低头,始终昂扬,人生的终极意义也正在此。
附:
探天涯路(组诗)
晏弘
1、探天涯路
“知昼夜,即知死生。”——王阳明
谁能拒绝冰冷、悲凉的墓碑?
有缘生于尘世,行走的灵魂
荣枯有时,滋养着血肉
记得春水怀上桃花色
少年羞红了脸,黄鸟于飞
从笑傲江湖到绝望的闪耀
(省略了一路的息养瞬存)
落日被目光包围着沉下去
哀莫哀兮烟霞,二胡声起
黑衣女子手捧玫瑰
莞尔一笑,款步而来
趁人浅酙低唱乐以忘忧
背地里一把明晃晃的弯刀
偷袭,影子扑地
掏空了体内不朽的宝藏
剩下一副躯壳,空空如也
塞入离奇的梦,呜呼
不醒,阴魂不得已缠人
2022.09.24
2、蔷薇花一夜
蔷薇藏身于虚构的空山鸟语
红白黄紫黑映成缥缈烟霞
星露洗耳也洗风尘仆仆
蛐蛐儿俨然民间歌手
问几重夜晚七弦琴
此境举杯弄清影
且邀谪仙狂者
旅途又一村
不醉不归
云破乎
月来
参
参
月来
云破乎
不醉不归
旅途又一村
且邀谪仙狂者
此境举杯弄清影
问几重夜晚七弦琴
蛐蛐儿俨然民间歌手
星露洗耳也洗风尘仆仆
红白黄紫黑映成缥缈烟霞
蔷薇藏身于虚构的空山鸟语
2022.09.27
3、步出月下行
月光逢人倾诉夜色流水如三重奏
快似擦肩而过,慢似长相厮守
万象变幻,重复着悠远的秘境
街市越时尚,村庄就越纠结
一个想出来,田园阡陌的光环
罩不住驿动的心,尘封庭院
一个想回去,归去来兮上百遍
家虽无路,梦中变通途
明月清风有知,翻越高山大川
面面俱到,无不一一爱抚
顺走即将过去的现在和美酒
却忘了劳碌奔波唱出的悲歌
还有床前美人迟暮的哀愁
2022.09.28
4、花中六君子
菖蒲经得起河水冲刷的考验
幽兰耐得住深林长谷的漠然
身处悬崖的射干不忘爱的誓言
从泥淖中突围的荷花本自无邪
菊之傲,宁抱枝头死,霜打不折腰
梅之韵,开出白雪的梦,独步天下
2022.09.30
5、东坡醉月图
天下风物无不自出胸臆而应和
大好河山念我,如幽梦寻我
赤壁随我前后,西湖随我谪迁
颠沛流离受尽,孤星命似悬丝
萍踪不耽凭栏,草木岂说忘忧
唇枪舌剑,邪恶外来久矣
医圣再世,临床难以六经辩证
郁积的块垒画出一幅枯山水
引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放眼重门洞开,老泪破眶
滴落酒杯,掀起几多波澜
倘若没有文字筑起堤坝和养护
挡住满腔苦海似的悲愁
也许会泥沙俱下,泛滥成汪洋
一路彷徨如烟雨纷纷,月以
阴晴圆缺,盘我,磨我
似水随物赋形,如云求变
凤凰不至,河不出图
载浮载沉,就这么愈挫愈行
到不悔,到老将至,到无尽意
2022.10.05
6、水流芙蓉花前
好花开似昨夜的梦,正如
曼妙的音乐袅娜而来
有些像烟雨,有些像晨雾
逼眼的,比暖阳更明媚
你向花前转身,盈盈一笑
仿佛重新回到当年模样
比我神气,微风荡漾出
多姿多彩,秋水起波澜
2022.10.12
出处:中国诗歌网https://www.zgshige.com/c/2022-10-14/22868372.shtml
前一篇:到头来我们究竟把握了什么?
后一篇:散落一地的药丸(64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