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陈鹏家教咨询 |
呵呵,总结得非常好(指《培养孩子的“认真”本领》一文),受益多多。不过,我遇到的问题是:我儿子过度认真,认真到不能容忍一点瑕疵(当然是他感觉的瑕疵),经常会因为看到别人做的不好气恼。所以有时候我觉得太认真了也不一定是好事。不知道楼主对这种现象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天地自然]
anging,您好!
感谢您的信任。您写的《德哥故事》[朋友们点击这里可到达],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也是一种很好家庭生活享受呢!我有时间时总会去读一两篇的。您记录的那些故事都很吸引人,也会得到很多教育启发。真期望更多的朋友有空都去读一读,德哥和晨宝宝真是可爱极了!同时,德妈和德爸的许多教育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时下,更多的孩子是马虎、不认真,正如许多孩子所谓的“不爱学习”一样。当然,在咨询工作中,我也会遇到过于认真、太爱学习,整天埋头在书堆里的孩子,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家长朋友来咨询怎么办。事情都有两个方面,靠哪个极端,都是需要一定的调整的。诚如您言,“太认真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前段时间我写了“分寸教育”一些主题文章,也是讨论相关教育问题的,您有时间,可以去浏览一下。现就您提出的问题,我开始“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啦!哈哈!
一、与爸妈的“榜样力量”有关
德哥做事、思考过于认真,肯定是与您和德爸的教育密切相关的。同时,父母其中定有一位或两位都是很认真的人。“认真”这样的素质让孩子传承下来,是一件好事。这是要肯定的。孩子有这样的素质,将来能成为一个令人信得过的人,尤其是未来的职业挑选好了,将会有很好的发展。
二、孩子为什么会“过度认真”?
过度认真,就是事事追求完美,不能容忍一点瑕疵,甚至出现“强迫症”的倾向。我读着德哥的故事,觉得目前没有这样严重,所以,您也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我们发现了这一问题,及时调整就是了。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可塑性还是满大的。
这里,我们有必要从心理学层面分析一下原因,即孩子的过度认真,尤其是容忍不了“他人的不好”,本质上是对父母过于认真要求他的一种“反抗”的表现。“你们总要求我认真,你们和他们也都有不完美的时候呀!”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孩子自己养成了认真习惯后,这个心理会逐渐被隐藏起来,而只留下了他做事要求认真和完美、同时也要求别人认真和完美的心理趋向。
举个其他的例子,来理解这个心理过程:我们会感到目前的孩子都很有环保意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事情也有另一方面,一些孩子环保意识强的心理来源,并不是他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是在于对家长总是挑他们毛病的一种反击。大人们生活习惯上出现问题,乱扔垃圾、吸烟、吐痰等等,这些显然是不对的,而孩子抓住大人的这些毛病,心理意图(或者说下意识里)是在阻抗家长对他们的严格管教——“你也有毛病嘛,还管我?”
三、修正孩子“过度认真”的几个小点子
1、举办家庭“闹翻天”活动
在生活上,建立一种宽松些的气氛,在生活上不要事事都要求孩子完美到位。甚至可以一月来一次“家庭生活大反叛”活动。比如,今天不叠被、今天不涮碗,今天孩子说了算、今天闹翻天,等等。让孩子体验和适应一下放松的感觉。
2、调整思维观念与方法
通过一些生活上的具体事情,引导孩子意识到有些事情要追求完美,有些事情则可以“见好就收”,打80分就可以了!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把任何事情都做得完美无瑕。把主要的工作做得不差就可以啦。讲一讲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孩子明白有所失和有所得的思维方法。
3、乐天派式的事后总结
当然,学习和工作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原则问题是马虎不得的。这也是同时需要明确的。如果“训练”到马虎的极端去了,当然不是我们想得到的结果。培养孩子的大度心态:做事情时要投入,事情完成了,要学会思维从事情本身跳出来,进行一下乐天派式的总结,接受生活不完美的现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孩子容易走向思维的极端,这样在未来的生活工作当中会很累,也与他人相处方面也容易遇致到一些障碍。
4、父母评价的影响
有意识地增强孩子的区分意识,这个可以通过强化父母的评价来完成。比如,对于一些事情,父母让孩子意识到要求不高,有些事情则要求认真,含糊不得……做一段时间,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区分取向,自己逐渐把两种要求区分开来。
这两天手头工作较忙,来不及更细致地思考,先谈这些,供您参考,也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谢谢anjing,谢谢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好看的链接,尤其是第二个:
[颠颠崽兔@视频]这是个不完美的世界,所以让我们快乐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