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陈鹏教育理念 |
〖鹏鹏家教讲座〗
孩子上课不发言的十大理由
[娃娃妈妈]
发言固然重要,博主分析得很好,可是孩子不爱发言,我该怎么办?大道理她是听不懂的。
[天地自然]
娃娃的妈妈,您好!您提出的问题很值得我们一起讨论和研究,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在这里,作为教师,您一定有更多的经验,我们大家多交流吧!谢谢!
1、我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说话!
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讲话,然而,这是一个人早晚要面对的问题,一些爸爸妈妈们是不是也因为这事苦恼过呢?我原本也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后来到了大学,有意识地“强迫”自己参加一些演讲比赛和辩论赛,总算是可以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啦!哈哈!
解决办法:想帮助孩子克服这个障碍,从家庭训练开始好了,爸妈和宝贝轮流发言,开始时,话不要求多,也不要求正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2、我都没用心听课,发言说什么?
孩子上课时的专注力不够,思想没有跟着课堂上老师的节奏走,这样,也不会对老师的问题有什么想法,也不会感兴趣。
解决办法:提高孩子的专注能力!从小事上做起,从五分钟专注力训练做起。家务、作业、自理等都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3、老师的问题太幼稚!我可不是幼儿园的孩子了!
孩子学前学的东西较多,上课内容引不起孩子的关注和兴趣,而老师的提问又过于简单,所以,一些孩子对老师的问题不太在意。
解决办法:引导孩子试着回答一下,当作游戏了!这样会发现,自己认为自己懂得了的内容,也不一定就能说得明白。越是自己懂得内容,越要讲解得精彩!
4、那种发言我不会!
我们得承认,个别老师对孩子们的发言,没有要求真情实感的表达,而仅是一些做作的词藻堆砌,一些求真的孩子会有抗拒心理。
解决办法:鼓励孩子——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5、上次发言回答错了,老师和同学都笑话我!
一些内向些或不太自信的孩子,好不容易举手发言了一回,解决正是由于紧张等原因,回答并不完善,结果还惹来了大家的“笑话”,这种“敏感”对孩子是一个打击。当然,这也是需要我们爸爸妈妈们帮助孩子克服的一个心理障碍。
解决办法:跟孩子交流,上课发言,就是要检验同学们是不是都弄懂了,回答错了没有关系,我们是学生嘛!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知道我们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学会了课程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当孩子发言调整和进步时,就及时鼓励孩子。
6、我会了就行了,发言干什么?
一些孩子认为自己学会了,听明白了,而对于发言没有兴趣了。
解决办法:越是自己会的东西,越是要发言,这样,老师才能往下讲,讲更多更有趣的内容啊!否则,老师还以为大家没有听懂呢,还在讲来讲去的。
7、别的同学都比我说得好!
有些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有些孩子则差一些,这也是缺乏训练的结果。
解决办法:从家里的表达交流着手,鼓励孩子把话说得完整、清晰。孩子从家里得到信心,上课就会逐步去尝试。对任何事情,人人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8、举手总是白举!
的确,课堂上老师自觉不自觉会产生一种倾向,总是找后进或特别先进的同学来发言,而处于学习中流的孩子往往被忽略了。其实,课堂上举手,对老师有两个功能:根据举手的比例,来判定孩子们是不是都听懂了;二是挑选个别同学来检验,是不是真弄懂了。
解决办法:跟老师有一点沟通,让老师关照一段时间喽!
9、发言不发言,跟我没关系!
孩子在宠惯的成长环境长大,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对错大家都是表扬,没有建立学习方面的“荣辱观”(帽子扣得大了些哈)。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而不愿意被牵着鼻子走,更不愿意被别的评判,尤其是对自己不利的评判。这些孩子表现为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意见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是“外交官本事”——装作没听着或听不懂。
解决办法:显然,这已经不是上课发言与否的问题了。家长朋友要引导孩子多与小朋友们交流,共同游戏,关心别人的想法,在交流中,平等相处,懂得尊敬别人,同时也会表达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再宠惯孩子了,尤其对于孩子过分或无理的要求,给予限制。这样,孩子才会逐渐意识到自己想在群体当中生活,就要适当地遵从群体法则。当然,也需要适可而止,不要压抑了孩子的个性,控制好教育引导的分寸。
10、其他原因
列出此条,是希望家长朋友们不要把问题简单化,认真了解和分析一下自己的孩子上课不爱发言的真正原因(我上面所谈的肯定不够全面)。然后再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上课发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一件事情,但后面可以写着孩子成长方面的某些缺憾,家长朋友要尽早发现,并帮助孩子克服这些难关。有些问题在小时候容易解决,如果负面的经验积累太多,就真把孩子培养成“内向”的人了,这样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不是很有利的。
有一点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孩子不愿意听大道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抓到了问题的真正原因,如果我们说到了孩子的心坎里,即使是大道理,孩子也是喜欢听的,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在帮助他切实解决问题呢!是吧?
心心桥 2006-11-30 15:54:30一次和女儿交流,女儿很少在课堂上发言,于是我要求她要增加发言次数,并说出这样做的种种好处。后来女儿反馈说:举手发言会影响听课质量,而且班里只有极个别女生举手发言。女儿是不大爱表现的孩子,想想强求也许弊大于利吧!慢慢引导,或许更好些!
天地自然 2006-11-30 16:10:55回心心桥:可爱的宝贝,前一句的理由好象满充分的,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除非她为准备一次发言非常紧张,从而影响了听课。然而,后一句话“只有极个别的女生举手发言”也许才是孩子不爱发言的真正理由,一个班的风气也会是孩子不发言的理由。同意您的观点,慢慢引导,不要强求。
达茯妮 2006-11-30 22:58:55非常感谢您的回复和探讨,您列举的第5、7、8这三条比较符合娃娃的情况,今天晚上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她告诉我不发言的原因是有一次还在幼儿园时她上课回答错了,小朋友们都笑话她了,所以她以后就再不发言了。是我粗心地忽略了这么长时间,要不是今天,恐怕我还不知道呢!娃娃是个比较敏感的孩子,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则她不会举起手,怕答错别人笑话,怕自己不会,偶而会的举手老师又没有叫她,这样导致了她不愿举手,我想我要努力帮她来克服了。今天我把我对今天这件事的一些真实的想法写在博客中让娃娃读了,她读着读着哭了,说我记得她的这么多她却还没给我任何的回报,于是我们说好从明天开始试着一点点地去努力大胆举手,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真诚希望得到您的指导,谢谢!
蛇足 2006-12-01 10:35:36
您总结的10个理由十分贴切.令人忧虑的是从幼儿园直到小学中学,随年级的升高,孩子们发言的次数呈递减趋势,积极性和热情下降.上课发言是孩子们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较高层次的一种知识学习的交流.根据孩子们不同的性格,习惯,兴趣,甚至学习困难,轻微的学习心理障碍.等,老师要设计好“提问”这个环节.适当的鼓励,及时的肯定,畅所欲言的讨论,竞赛式的抢答等等都不失为较好的办法,能充分培养孩子的表达欲望及其习惯与能力..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除重视孩子在家里的训练,还要积极配合学校活动和老师要求,如重视口头作业的完成.让我们的孩子孩子永远有话要说,有话可述……滔滔不绝才好.口语表达能力是走向社会后重要的能力之一啊.
泉水茶座 2006-12-01 10:54:04问题提得好,天地老师分析得妙,楼上几位评论得不错.
阳光 2006-12-01 11:38:16儿子的老师上课经常提问有关系的或者行贿的那种!这世道……儿子的课堂踊跃性快没有了!我想跟老师沟通,那简直就是难于上青天!我也想去行贿,可又做不出这种事来!我想给儿子转学,儿子还不同意,您说咋办?
前一篇:■孩子写作业毛草怎么办?
后一篇:■和新浪博客圈一起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