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陈鹏家教咨询 |
初二女儿书包里的香烟
朋友介绍来的家长朋友——一位当着董事长的妈妈,从遥远的武汉打来了电话,急火火地告诉我“她的女儿学坏了”,询问“该怎样来挽救孩子”。我问这位妈妈为什么断言女儿学坏了呢?她列出了两大证据:在初二女儿的书包里发现了女士香烟,同时还发现了口红——她连“失足”这个词都用上了!
孩子的学习最近有下降吗?孩子与你的关系如何呀?孩子在校的情况如何呀?孩子的情绪和言谈话语当中出现了什么特别吗?她想了想,告诉我这些方面倒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现象。只是因为发现了香烟和口红,母女俩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冲突。她扔掉了孩子的香烟,就出差了。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她与孩子的父亲已经离婚,自己一个人和孩子的姥姥带着孩子。从这位母亲的语气和处理事情的刚烈程度上看,就是人们所说的“女强人”。她这是在武汉出差,想到与姥姥在家的女儿无人管教,想到女儿不接她的电话……尤其是“侦察员”姥姥又发现书包里有了香烟……她真是越想越是害怕,不知所措了!
初中女生,先后开始步入自己的青春期,这时候的她们已经开始注意打扮自己,偷用妈妈的口红可是常有的事情……提醒这位母亲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口红问题她基本上能理解了,而香烟事件该怎么办呢?安慰她先平静下来,并让她再观察一段时间,不要与女儿发生激烈冲突了,也不要再抢夺和扔掉孩子书包里的香烟,而只是偷偷的点点数,做个记号就行了。
两个星期后,这位直言快语的妈妈又打来了,听着她的语气,就知道没有什么大事了:她和姥姥冷静下来观察了一个多星期,发现女儿书包里的香烟并没有少一支。问我怎么好象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了呢?
后来,按照交待给她的办法,母女俩间进行了坦诚的交流,改善了关系后,也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女儿在班里有一个较着暗劲的“小对头”女生。那个女生吸烟了,并以此显示自己有多成熟。她的女儿就也买上一包烟,跟人家PK呢——你有我也有啊!女儿告诉母亲,自己还真是尝试过吸烟的,但被呛得都吐了,就再也没有吸过。那次是妈妈霸道地扔掉了她的香烟,于是,她才又赌气买了一包放在了书包里……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启示:
1、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什么结论。我们担心孩子,爱孩子,有时难免会把事情臆想得非常严重,这样,处理的方式往往不妥,甚至还会把孩子逼向我们不期望的一面。
2、对孩子生理、心理的成长期要有足够的认识,知道孩子在各个年龄段容易发生的一些“变故”。这样,才能真正来帮助孩子,而不是不理解后的埋怨与刚烈的“管教”。
3、对于孩子染上不良习惯(比如吸烟、喝酒等)的担心,只有担心是不够的,我们一是自己要做一个好榜样;二是通过平时的交流,增强孩子远离这些不良恶习的意识与观念;三是事情发生了,一定要冷静地来处理。孩子惹上香烟并成瘾的原因无非是两条:一种情况是幼稚地效仿别人,以为这样很酷,样子很成熟,多数孩子都是这样开始吸烟的。另一种情况是心里上遇到了难事(暗恋、失恋、矛盾、双亲矛盾和离异等),而又得不到家长和朋友的理解与帮助,通过吸烟、喝酒等办法开始折磨自己,最终成瘾而欲罢不能了。
补充一点的是,这里强调父母朋友们要“冷静”,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管得有“办法”,能真正帮助孩子,而不是忙着发泄我们心火。与孩子相处,父母朋友们常有这样的自我提醒,相信很多事情都会得到妥善处理的。形成与孩子流畅沟通的通道,是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办法。
怎样进行有效的预防呢,推荐司雪的精彩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作为对老杨的大力支持,以作此文。敬请大家关注老杨的“戒烟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跟帖:
北国之春 2006-09-10 17:00:16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死去的邻居黄姥姥.当年,她的女儿--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曾因为听说上初中的儿子吸烟的事几乎天天与儿子争辩,儿子死不承认,当妈的却如临大敌.黄姥姥夹在中间左也不是,右也不能,全家吵成一锅粥,整个楼不得安宁.还是黄姥姥的一句话点破了矛盾的关键---"一个青春期,一个更年期,我可没法弄!"
多少年后今天,每遇到这样的家长,我便想起了黄姥姥的这句经典之言.[那位跟其母争辩的孩子早已出国创业,现在大概有30多岁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死去的邻居黄姥姥.当年,她的女儿--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曾因为听说上初中的儿子吸烟的事几乎天天与儿子争辩,儿子死不承认,当妈的却如临大敌.黄姥姥夹在中间左也不是,右也不能,全家吵成一锅粥,整个楼不得安宁.还是黄姥姥的一句话点破了矛盾的关键---"一个青春期,一个更年期,我可没法弄!"
多少年后今天,每遇到这样的家长,我便想起了黄姥姥的这句经典之言.[那位跟其母争辩的孩子早已出国创业,现在大概有30多岁了]
润物无声 2006-09-12 13:36:25
很多家长都会犯同一种错误,那就是在对待孩子的不同观点时,常常不容置疑的认为“我是为你好,所以你就应该听我的”,由于有我为你好的出发点,家长们便不讲究方式方法,殊不知当孩子被家长粗暴的方式所伤害时,那里还有心情去体味其中带给他的好处呢?
很多家长都会犯同一种错误,那就是在对待孩子的不同观点时,常常不容置疑的认为“我是为你好,所以你就应该听我的”,由于有我为你好的出发点,家长们便不讲究方式方法,殊不知当孩子被家长粗暴的方式所伤害时,那里还有心情去体味其中带给他的好处呢?
_如意_ 2006-09-12
16:45:24
有一点得承认,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孩子在心智上也在一天天的成熟。我儿子现在正处在青春期,他就总认为自己是大人了,不再是小孩了,平时的说话啊、行为啊都在刻意的模仿大人,但有些做法、想法还是不很成熟。但作为家长,正确引导还是对的,不可以采取强制手段制止孩子的某些不成熟想法.
有一点得承认,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孩子在心智上也在一天天的成熟。我儿子现在正处在青春期,他就总认为自己是大人了,不再是小孩了,平时的说话啊、行为啊都在刻意的模仿大人,但有些做法、想法还是不很成熟。但作为家长,正确引导还是对的,不可以采取强制手段制止孩子的某些不成熟想法.
天地自然 2006-09-12
17:44:18
感谢北国之春、润物无声和_如意_对本文的关注。同意大家各个角度的讨论。教育引导孩子的前提是对孩子更深层面的理解,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方法行之有效,否则,就是在孩子错误的基础上,又加了法码,使孩子反而走向偏执的一端。
飘向天空的蓝树叶 2006-09-12
23:32:42
无论怎样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很重要,方式对了事半功倍,错了,可能反而将孩子推离正确的彼岸!
无论怎样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很重要,方式对了事半功倍,错了,可能反而将孩子推离正确的彼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