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渠道的淡出与内容为王

(2006-04-03 22:11:24)

 渠道的淡出与内容为王

陈志刚/文

 

 

渠道的没落与扁平化

面对风光强势的Google、百度,国内600多家搜索代理公司的反水之举显得悲壮凛然。

但事情看起来也仅此而已。响声和阵势再大,其被动局势恐怕也难以扭转。

代理商们起义的旗号是,搜索公司逐渐开始面向客户开展直销,和他们抢饭碗——这却简直是必然的事情。

在互联网市场不够成熟,中小企业对搜索价值认同不够的情况下,Google、百度需要大量代理商替他们唤醒用户、挖掘客户。中国目前大概有2000多万家企业,这样广泛授权自然要比自己亲历亲为来得简单和高效。

现在的情况却是,搜索企业已成长为“搜索巨头”,搜索经济也深入人心,客户认知和开发几乎不成为问题。从Google、百度的角度考虑,自然没有必要支付给代理相关客户开发成本。

更重要的是,搜索企业目前的关键点已经转变为对重点客户的争夺,以及对现有客户的维护和增值。这是个服务性的问题,企业自然放心自己包揽。

作为渠道之一种,代理商的命运正是如此——全国大概12万家这搜索中小代理公司中,约95%处在亏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渠道商此举与其说是在和企业博弈,不如说是和商业法则过不去——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产业发展初期借用的渠道工具将慢慢淡出产业链条,因为这一市场状态下,扁平和直接的销售方式更加简单、高效。

并不缺少前车之鉴。

比如家电产品(彩电、DVD等)和IT通信产品(手机、交换机、路由器等),市场培育期间,从全国总代到区域代理到省级代理直到二、三级城市代理体系纵深庞大,但层层盆满钵满——联想“搬箱子”搬出了一个神州数码,任正非也靠代理发家,做出了响当当的华为。

接下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利润渐低的产品生产商再也难以支付来自渠道的“不必要的成本”,后者顿然窘迫——神州数码开始传出变卖通本部,同时极力转型服务;另一方面,国美、苏宁、迪信通等连锁卖场和沃尔玛等连锁超市模式开始吃香——它们将产品与消费者间的环节减到最少,也减少了产品供应商的支付成本,正与产业发展趋势咬合。

 

信息渠道争夺开始

与实际的产品相比,虚拟物品同样面临渠道变革的挑战,比如信息。

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为海量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可能,如何产生如国美一样的模式,让信息在受众间传播的效率达到最高(用户可以通过最便捷的方式,花费最少成本,获得相对最为精确的相关信息)?

互联网上,Google是这一联想模式的代表之一,它对以被动接收和成本高昂的传统媒体起到了颠覆性的影响,因而如国美一样大红大紫。

接下来的问题是,谁将占据移动网络的最佳渠道?

在中国移动眼中,中国电信此前对互联网阵地的丢失成了前车之鉴——后者最后沦为可怜的“管道商”,新浪、腾讯、网易等大批SP则借此“管道”赚得油光可鉴。

目前,中国移动将自己的转型定位为移动增值业务供应商,移动梦网也被定义成移动数据用户的唯一入口——对信息渠道的把控之心昭然。

与此同时,大大小小的各种独立WAP网站(如3G门户网)也在向这一市场偷偷聚拢,在各自认定的信息必经之路设关立卡,高举了勺子试图与中国移动分羹。

民间力量与正规军的对撞,将重建出怎样的移动网络渠道秩序?

 

内容为王

应该担心的是,在各路大军挖空心思,意图通过各种独特商务模式,控制信息渠道的同时,是否恰恰忽视了内容的竞争性?

现在普遍流行的观点是,传统媒体逐渐式微,新媒体皇皇当立。

在此番对新媒体的探索大潮中,依靠人民智慧,肯定将涌现一大批独到、刁钻的渠道,它们从商务模式方面分析,也必将获得很不错的市场成功——因为窄分受众,因为互动传播,因为及时到达。但如果这些都具备了,渠道没有信息资源怎么办?

实际上,新媒体的成功仅仅是商业模式和传播渠道的成功,传统媒体的没落也只是市场表现的没落,而不是内容的没落。

2G短信时代,诸多SP通过为用户提供天气预报信息发了小财,后来,天气信息专有部门发现此奥秘后,信息不卖了,自己做起了SP;电视台也是,到后来干脆自己成立了SP公司,不让其他SP染指节目互动的诱人收益。

这种事情3G时代完全也有可能发生。

渠道网络编制的差不多后,重要信息资源(比如报社、唱片公司、电影公司等)拥有者肯定将重新占据主动——或者依靠和移动门户(中国移动门户和其他独立WAP网站)的合作,或者自己搭台自己唱戏。

    从内容为王到渠道至上再到内容为王,此般反复是颠覆还是回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