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CDM质疑中国风电,发改委调整电价只是个借口
(2010-01-16 23:15:18)
标签:
杂谈 |
这段文字看似天书,实则是个挺大的事,目前中国公众尚不十分了解,但后果很严重。全球清洁发展机制(CDM)是1997年缔约的《京都议定书》中3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意即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经过验证认可的减排额度,可通过国际碳市场向发达国家换取资金和技术,这是一项鼓励发展中国家减排的制度安排。谁来验证认可呢?联合国掌管碳交易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验证认可是有条件的,“额外性”是之一,即“只有在申请者证明如果没有外来资助就不会建设相关项目的情况下,这些项目才有资格获得碳信用额”,CDM只能投资内部收益率8%以下的项目。如果电价较低,将有助于企业做“额外性”和“内部收益率8%以下”的证明——恰在此时,中国政府客观上使部分地区风电上网价格下调,这让EB将此怀疑为“有意专门设计的”,风电企业整体收益下降,使得一些本来不存在投资额外性项目变得又可以申请CDM了。如果进入CDM程序,每千瓦时风电可有8分钱的收益,这8分钱对企业收入的贡献率在10%以上,因此多数风电项目都申请CDM项目。中国人很聪明,跟风能力很强,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风能CDM项目达314个,而2008年全球风能CDM项目的总数才647个。据统计,自从2005年CDM机制投入商业运行以来,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市场,中国共获得CDM碳信用额度的48%,价值超过10亿美元,这几乎占CDM过去5年发放总额的一半。有老外开玩笑说,真不知道CDM是清洁能源机制,还是中国能源机制。中国人拿到的CDM较多,自然惹人忌妒,一是发展中国家,在EB委员中,质疑中国的多来自发展中国家;二是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人问:中国是美国的大债主,为什么美国人还要给中国人钱?因此,引起联合国CDM理事会暂停核准中国风电CDM项目,中国发改委电价调整只是一个借口,其真正原因乃中国占据了过多的风能CDM项目,所谓“大国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