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陶冬_誉世翱翔
陶冬_誉世翱翔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359,589
  • 关注人气:22,0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H股联动的资本市场双循环

(2020-08-03 22:26:03)
标签:

资本市场

双循环

直接融资

分类: 看中国

笔者在1994年初到香港时,鹰君、恒隆都是香港恒指成分股,各家券商的头牌分析员往往是专注香港房地产的。二十五年后,阿里、腾讯领衔恒生指数成分股,内地上市公司来自内地的收入占到港股约八成,分析中国IT行业、消费行业、医药行业要比分析香港地产行业吃香多了。恒生科技指数刚刚登场,名单拿出来,是一批可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媲美的中资科技公司。


无独有偶,在沉寂了五年之后,中国A股出现了一次爆发,一级市场IPO数量和二级市场成交量均见大幅度提高,科创板、创业板等各具特色资本平台相继诞生。股市有升有跌,不宜将几个月的高潮或低潮看得过重,但是A股市场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似乎正在蜕变。


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关注资本市场,关注股市的集资功能。中国经济蜕变于计划经济,令其严重偏向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模式,银行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也是金融监管和政策扶持的主要受体。股市被认为是偏师,甚至有些决策者将其看成投机的场所、风险的温床。


然而,中国银行业近年对借贷实体经济(尤其是非大型国有企业)并不热衷,去中介化十分明显。缺少了银行贷款,宽松的货币政策无法转化为宽松的信用环境,实体经济便始终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中国经济增长近年每况愈下,银行无法实现媒介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


最近中国政府明显希望资本市场能够担起企业集资的重任,希望央行制造出来的流动性在资本市场兜一圈之后可以流向企业,为实体经济助力。2015-17年的债市,将五花八门的地方融资平台产品标准化了,降低了融资成本,改善了多数产品的信用质量,成功地化解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现在轮到股市了。


中国A股正在进入而立之年,但是传统上却是偏师,不仅相对于银行作用较小,相对于美股、港股作用也小。大型的国有企业和有趣的科技公司,往往选择在海外上市。中国经济体量迅速增加而储蓄率依然高企,本土资本市场已经可以承受相当部分集资的需求,国家也对直接融资寄予很高的期望,并给予了众多政策优惠。笔者认为当前的A股升势,背后有着强烈的政策偏好,北京希望慢牛,唯有慢牛才能有足够的空间给企业上市、集资。


A股相对应的是大量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回归香港股市。这固然有中美双方在资本市场的角力,也反映出北京收缩战线整固海外资本窗口的战略考量。人民币在资本项目的完全可兑换遥遥无期,港股便成为吸收海外资本的主要窗口,也为科技企业海外接轨提供便利。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资本层面上笔者的理解就是A股为主,A-H股联动,直接融资为目的,有序地让企业得到资金、股民赚到钱。这是政府的想法,只是中国股市从来没有出现过慢牛,对股民的确是一个考验。


本文原载于今周刊,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