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铁柱
(2008-09-18 16:28:16)
标签:
情感 |
今天,9月18日,是向铁柱遗体告别的日子。早晨八点多,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告别大厅外,已经集合了许多人。我看到了郑海霞,看到了王治郅,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国家篮球队的队长和主力后卫吴忻水、马连民,还有八十年代奥运篮球赛的主力张斌。当然,更多的长人是叫不出名字的,但是,那一定是驰骋在篮球场上的骁将。
网上有文章说,铁柱出生于9月13日,就是说,他刚刚过了59岁生日就去世了。其实,他生日的准确日子是1949年的11月13日。别看差了这两个月,一下子就是建国前和建国后的差别了。
我们站在队列里,旁边是八一女篮的队员。有人好奇地问我们:你们是球迷?站在我身边的小耿略带自豪地说:我们是战友,他是我们连的。
是啊,三十多年前,我们在解放军防化十三团服役,团里警通连的八班,就是球班,实际上,就是济南军区的篮球队。球班的领导是排长,马连民就当过球班的排长。我也在球班混过一段时间,知道,这些长人们和警通连的其他班排,不管是警卫、通讯还是炊事班,每个战士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战友之情,确实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没有在同一口锅里吃过几年饭的人,不容易体会到这样的情感。
其实,就在十几天前,我在防化团时,还和现任团长说起过为铁柱过六十岁生日的事情,没想到,天不假年!
随着长长的吊唁人流,我站在铁柱的遗体旁,三鞠躬。我没有流泪,我想到的是,当年在济南段店的营房里,铁柱晃晃悠悠的高大身影,想到的,是他那憨厚的笑容,想到的是前年我带我的孩子们和铁柱吃饭,我五岁的儿子趴在他的身上,好奇的问:你怎么长的这么大?当然,我也想到了他在篮球场上的八面威风,曾经有一场比赛,铁柱个人独得80分。八十分!数也要数一阵子。
我看到,同去的战友们都没有流泪。我没有和大家交流心中的感受,只是自己在心里默默地想,为什么?我终于得出了结论,因为我和铁柱分别的时间太久,这次分别,好像以往许多次说再见一样,还是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只有走到穆夫人王专红的面前时,我才感到了心中一阵发紧,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不敢握她的手,匆匆走过。我晓得,铁柱走了,千斤重担全部到了她的肩头,她的女儿能顺利解决工作问题吗?她的儿子能顺利完成学业吗?因为我知道,铁柱一直生活得不宽裕,也不如意。山东队一位老队员在吊唁的签到本上写下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也许正是他们这一代篮球宿将的命运吧。
告别大厅前的挽联也许是这篇文章的句号:
篮坛铁壁中流砥柱团结战斗铸辉煌
八一巨人叱诧风云争先夺冠永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