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

(2006-05-24 09:15:11)

 

有这样一个故事:

汤姆和他的好朋友16岁时开始出了问题:超速开车,偷商店的东西。这是那个岁数孩子典型的毛病。有一天,他们被抓到了警察局,他们的父母也被叫来了,好保释他们出去。

两位父亲进来的时候,两个孩子正并排坐在一间屋子里。汤姆的父亲过去拥抱儿子,说:“我爱你。出了什么事,我怎么帮助你呢?”

另一个孩子的父亲走过来,二话不说,拉起孩子就是一拳,把孩子打得飞出了椅子,摔到了屋子的中央。

三年过后,汤姆进了大学,正在创造自己的生活。他的朋友则因为试图武装抢劫而被击毙。

这个故事不是我编的,出自一本书:《我给我孩子的10个最昂贵的礼物》。这本书里,类似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

这本书不是我买的,而是朋友送的。朋友说,他买了若干本,送给他的朋友们。他等于是间接地送出了若干份最昂贵的礼物。朋友很聪明,他花了不多的钱,落下了大大的人情。

看了这本书,我不由自主地想说点什么,也算是向朋友学习,把这份昂贵的礼物送给更多的人,这是一单合算的投资,想来能落下更多的人情。

现在关注财经的人,大都是事业有成人士,起码是向着这个目标在不懈努力。像所有努力中的人一样,他们早出晚归,他们殚精竭虑,他们夜不能寐,他们马不停蹄。为什么?为了成功;成功是什么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如果用一个大致通行或者说为多数人认同的尺度去衡量,成功或者是有了大量的金钱,或者是有渊博的学识。

当然,这个观点会受到不少非议,这可以理解,毕竟是不全面的观点。但我不想争论,因为其实我不是想阐述这个标准本身,我想说的是,成功人士如何把自己的成功延续到下一代,同时,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成功如何相互推进而不是相互矛盾。因为,我看到了太多的埋头挣钱而远离幸福的实例。

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家庭的,家庭中又尤其重视子女,起码有一大半中国人的奋斗最终是在给儿女奋斗。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两个两难选择:许多人因为事业耗尽了自己的时间,根本无暇顾及家人,简言之,为家人奋斗,却丢掉了家人;而自己事业成功了,盼着子女继承,盼着天伦之乐,就要子女争气,按照“玉不琢不成器”的古训,就要严格要求,而严格要求的结果,又常常使子女疏远了自己。

一个叫斯蒂文·范诺伊的美国人就有过这种教训,他忙于创业,每天早上开列的十件事情中,家庭事务往往排在第九位,可到晚上一盘点,只作了五件事就力不从心了,家庭事务根本顾不上,家人慢慢疏远了,成了同一屋檐下的陌路人,最后妻儿离他而去。痛定思痛,他写的这本《我给我孩子的10个最昂贵的礼物》。书名很打眼,内容却很朴实。10个最昂贵的礼物其实都是精神层面的,说是昂贵,其实是无价的,像自尊、平衡、幽默情趣、交流、诚实和责任心等,要是能用心把这些教授给自己的孩子们,一定是使人受用一生的财富。当然,关键是父母本人要具有这样的财富。

回过头来说礼物。一般来说,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而对于爱孩子的父母来说,越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就越会在经济上给孩子补偿,给钱,或者给昂贵的礼物,衣服、首饰、电器,以致于高档的房子、高档的汽车,以为心理上会平衡一些。但是这样往往是害了孩子。中国有不少这样的教训,留下的是许多凝练的话:自古豪门出逆子;富不过三代,等等。究其原因,很要紧的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今天,中国处在转型期,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新的位置。很多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是会成功的,但是,我想在上面所说的成功的标准,即财富标志和学识标志上面,注意时在其上面,再加上一个标准,就是要有一个和睦的、积极向上的家庭。其实,这并不难。因为一个成功人士的成功,必然依靠自身上那些“昂贵”的品质,而把这些品质送给自己的下一代,就是送出了昂贵的礼物。要知道,实际上,这种昂贵礼物是无价的,而且是可以受用终身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