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3-26

(2012-03-26 09:19:59)
标签:

杂谈




0
[url=]极端故事里寻常的问题[/url]

一个网友的评论说:“家里蹲的人真是大有人在,高不成低不就,等着啃老!”另一个网友写道:“庙堂之高,齐桓公也是饿死;江湖之远,更是一笔糊涂账,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是自生自灭。”二位分别从个人修为与社会管理的角度审视这个新闻故事的普遍意义,说到了点子上。
极端故事里寻常的问题

鄢烈山

《长江商报》318日刊载一篇报道,说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6组的村民,312日发现,本村第一个大学生王小林——这个毕业后放弃工作、14年来不做事甚至不愿做饭的“宅男”,不知哪天去世了,疑是饿死。

这个新闻故事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起各种议论。有网友在我微博留言:“鄢老师,传言这则新闻又是湖北媒体瞎编造出来的啊”,并说“湖北媒体基本喜欢编造假新闻”。对此,我这只“九头鸟”并不着恼。这篇报道说“在村民眼中,王小林就像野人一样生存着”,这使我想起关于郧县附近神农架林区发现“野人”的报道,早有人说湖北人喜欢瞎扯。

且不管这个新闻故事是真是假。清人剧本《桃花扇·孤吟》中老赞礼说:“当年真如戏,今日戏如真。”即便这篇报道中,王小林的行为忒乖张忒极端,记者有戏剧化的夸张,但是它表现的社会问题却是相当普遍存在的,令人警醒。

一个网友的评论说:“家里蹲的人真是大有人在,高不成低不就,等着啃老!”另一个网友写道:“庙堂之高,齐桓公也是饿死;江湖之远,更是一笔糊涂账,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是自生自灭。”二位分别从个人修为与社会管理的角度审视这个新闻故事的普遍意义,说到了点子上。

从个人修为角度看,现在确有不少年轻人,自我中心,不会处世,不肯吃苦,经不起挫折,没有远大志向,没有意志力,既缺乏家庭责任感,又缺乏社会责任感;放纵自己,似乎理直气壮,稍不遂意,不是怨天尤人,就是自暴自弃。这个王小林是被宠坏了!父亲早逝,姐姐为供他上大学早早辍学,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专任教,对工作安排心有不满就甩手不干回乡了,他想过这对得起父母和姐姐吗?在家为干活的事与母亲争吵,甚至将母亲打成骨折。这样的逆子不是孤例。近期有报道,上海那个在机场刺伤母亲的留日学生被判刑;早些时有报道,广州有个女中学生,为逼索买时尚用品的钱款经常打骂父母,一次与母亲发生争执,被忍无可忍的母亲无意间捂死。

“啃老”是个社会问题,缘由各不相同。以我之见,说到底是本人怕吃苦或怕“丢人”,有依赖心而无良心。这个社会不要说“端盘子”、送货,就是拾废品,一般也不致饿死。我特别不理解,动辄有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跳楼自杀,他们为生养自己的父母亲人想过吗?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他们既不是张国荣尝够了人世况味且无牵无挂,又不是贪官污吏要以一己之死保全家庭财产!

从社会管理(关怀与救助)角度讲,王小林的命运并非偶然与孤例。从前我们看《白毛女》,说“野人”喜儿的命运表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2-2-18
后一篇:2012-4-1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