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性别话题 |
一天之内,三家媒体来采访我对于“伪娘”现象的看法。索性将一段回复文字发在这里,大家都可以从这里引用,不必采访我了。彼此省时间。谢谢。
伪娘风的盛行,预示着新性别时代的来临?
请谈谈您的看法:
1、“伪娘”现象引发各界关注男孩成长,请谈一下男性喜欢“伪娘”装扮的心理特征。“伪娘”在大众媒体中亮相,会不会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影响,为什么。如果是负面影响的话,这股“伪娘”流如何纠正。或者说,如何让大众有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伪娘”现象。
2、如果将缺乏阳刚气,比女性更爱打扮的男性称为“伪娘”,那么“伪娘”现象可以说已经很普遍了。请谈一下这种现象出现的前因后果。
方刚回复:
按着性别研究大师巴特勒的观点,性别就是一种表演。标准的男人和标准的女人,也都是表演出来的。今天有人不想表演这个了,改为表演所谓“伪娘”了,如此而已。但是,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还在表演男女,所以我们对这样的离经叛道受不了了,便多了太多的谴责。其实,那是表演者的个人权利。
“伪娘”一词,是新词旧意,按着专业一些的说法,可以归为“跨性别”当中。跨性别这个词的历史也就是十年左右,学术界用此指称那些不符合传统男人规范的男人和不符合传统女人规范的女人,包括想变性的人,也穿异性服装的人。伪娘无疑也应该算作跨性别,即跨越了传统男女两个性别的人。
扮“伪娘”者的心态,也许仅仅是觉得那样很美丽,很个性,或者是内心真的喜欢女性模式,也不排除其中有变性欲者。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千万不要再犯把少数人当作“变态”来解剖研究的错误了。接受他们对自己性别表演的独特尝试,就可以了。何必管是什么“造成”的呢?
“伪娘”可能会对一些人起到启发作用,比如也去扮演“伪娘”。但是,一方面,这种可能性很小,一定是那些原本对传统的性别表演模式有异议的人才会模仿;第二方面,这模仿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之举。还是要接受性别操演的多样性。
对于大众而言,健康的心态就是:那是别人自己的事,不关我的事,不要骂,不要禁,不要讥讽嘲笑或者当成病。当然,你如果自己不喜欢,也不必一定要去学习。没有人强迫你当“伪娘”,你也不要强迫别人不当“伪娘”,如此而已。
男性比女性更爱打扮,也不是什么坏事,说明男性爱美了。这是社会的进步,是对传统的粗犷男人的形象的颠覆。这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多元的一个必然结果,不必大惊小怪。而且,这种趋势以后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