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健康,一个性别问题
方刚
现代社会男人如果想健康,就要活得不像一个男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的社会一直是一个男权文化的社会,男人被认为和要求是一个强者,是刚强的,坚韧的,是硬汉,在这样一种性别文化下,男人的健康受到轻视。男人应该“轻伤不下火线”,如果低烧、感冒也吃药,也休假,会被人讥笑为:“你还是一个大男人吗?”过去有一个榜样男人的形象是突然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大家才发现他口袋里装着好几张病假条,却坚持工作不休息。这样的人是模范。但问题是,男人也是肉体凡胎造就的,病毒和细菌是没有性别偏见的,在病毒和细菌面前和女人具有同样的被感染的可能性。
这样一种对男人健康的敌视态度,在现代社会,应该彻底改变了。
工作压力大的男人,感受到了自己心理脆弱的男人,我建议他们学会做这样几件事:
1,
“嚎啕大哭。”也就是释放压力。哭泣是很好的减压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你的压力随着泪水一起流出来,而且可以促进健康。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体会过,一场大哭之后你会身轻气爽,身轻如燕。传统的男权文化敌视男人哭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泪水是一种自然的渲泄方式,男人的泪腺和女人的泪腺是一样的,不让我们哭,这就会郁积到我们的心里,以得更严重的病为后果。即使没什么烦心事,也要找理由让自己哭一次,保进健康,至少是增进了肺活量。
2,
“婆婆妈妈。”也就是通过倾诉来渲泄压力。倾诉是另一种极佳的减压方式,把自己的烦恼倒给别人一半,很上算。传统文化认为倾诉是女人的事,男人应该有事一个人消化,闷在心里,否则就会被骂作“男人婆”,仿佛说话是女人的专利,男人都应该成半个哑吧。而这是最不利于健康的。有话就说,有烦恼就倒出来,心里不留事,这就会增进健康,至少是锻炼口腔部位的肌肉。
3,
“该当逃兵时就别逞英雄”。也就是学会放弃。传统的性别角色,要求男人不能逃避困难,要迎着困难上,头破血流也值,这些都是最不尊重生命价值的,也是最有害健康的。所谓“百败百战”,现在看,这不是傻子吗?我们是人,是人就有局限,如果没有局限你就不是人了。不能为而为,压力便大,付出便多,体力和心理耗损都严重。别硬撑着。该躺下就躺下。男人们一直被鼓励硬撑着,以维持其“硬汉”形象,这对我们的健康最有害了。成功的道路就是学会放弃的路,要量力而行,要学会取巧。学会放弃你就会变得轻松。
4,
“注重儿女情长。”也就是多花一些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爱情,享受家庭的温暖。这会使你放弃,也是会治病的。轻松、温暖、闲暇,这些都是能够预防疾病,也有助于疾病康复的。更有助于减压。人际关系对健康影响巨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罗马的西塞罗(M.T.Sicelow)在《论友谊》一书中也把友谊列为有利于保护健康的因素。这些都表明,人们早已认识到健康对社会和谐和心理平衡的依赖关系。亲情就更甚之了。
5,
“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要学会放松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变化万千的情绪生活,使人生不得安宁,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与心理卫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如何认知、评价和对待压力、“紧张刺激”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一个人的所处情境和经历的事件往往可以扰乱个体内在的动态平衡,损害人体免疫系统机能,甚至导致癌细胞活化。健康心理学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美国兴起时,首先受到预防医学的重视,因为据调查在求医的病人中约有60%是属于那些声称有躯体性不适,但又无躯体疾病体症的人。一般具有某些情感性障碍(焦虑、苦恼等),这些病人在接受心理学家的治疗和处理后,约有90%的人可获得有益的帮助。因此我们说,要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目的。被尊为《医典》的作者阿维森纳(Avicenna)就把情感列为保护健康所必需的六项内容之一(其它五项为阳光和空气、食物和饮料、运动和安静、睡眠和兴奋,新陈代谢)。
6,
“把锻炼当玩”
。心理和锻炼是相互影响的。好的情绪和心态下的锻炼,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不要为了锻炼而锻炼。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赫伯特博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患有神经过敏性紧张、失眠中的30人,分为三组:甲组服用镇静药。乙组不服药,但愉快地参加运动锻炼。丙组不服药,但被迫参加一些不喜欢的运动,结果表明乙组效果好。胜于服用药物。而丙组的效果最差,不如吃镇静药物的效果好。所以,要选择自己爱“玩”的运动来促进健康,别因为锻炼反而不健康了。
http://blog.sina.com.cn/u/467a5c96010006fj
16本性学书寻求出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