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佩服小说家,他们可以把故事说得惊天动地。
我也写过,却是写得不知所云。大一军训时,趴在部队宿舍的床头写了《青春纪年》,发表在《鸭绿江》上;后来又写了《浮尘》,发表在《萌芽》上。
现在键盘打字多轻松,当年写小说,绝对是个重体力活。二、三万字一篇,如果改上三,四遍,相当于要在稿纸上抄写十万字。赚取的三百块钱稿费在当时,真的就是巨款,可以供我署假期间周游全国。
想想看,不知所云的十万字啊,我怎么可以如此的勤劳,如此的勇敢。
《浮尘》写完给周围朋友看,评语是“蛮像小说”;烂人飞最给好评,也只说了句“有点意思”。
其实,发表后我自己再看,也有点泛恶心似的。
提到这些往事,是因为IT人颜凯用“博客搜索”搜出一篇《浮尘》的评论来,博主不厌其烦地录入了小说,又说对小说的主人公,印象颇深刻,因为主人公的那个性格,完全就是个谜。
想我写《浮尘》那年月,大家都恍惚得很,陷在社会底层:身不由己,遥遥无期。
无所谓目标,无所谓企图,所以就很“谜”。
前几日碰到老友,说起现在,好像改头换面了,其实无甚变化,大家也还是一样的:身不由己,遥遥无期。
悲观当然不对,但我想过了,实在也想不出什么理由,值得乐观。
我也写过,却是写得不知所云。大一军训时,趴在部队宿舍的床头写了《青春纪年》,发表在《鸭绿江》上;后来又写了《浮尘》,发表在《萌芽》上。
现在键盘打字多轻松,当年写小说,绝对是个重体力活。二、三万字一篇,如果改上三,四遍,相当于要在稿纸上抄写十万字。赚取的三百块钱稿费在当时,真的就是巨款,可以供我署假期间周游全国。
想想看,不知所云的十万字啊,我怎么可以如此的勤劳,如此的勇敢。
《浮尘》写完给周围朋友看,评语是“蛮像小说”;烂人飞最给好评,也只说了句“有点意思”。
其实,发表后我自己再看,也有点泛恶心似的。
提到这些往事,是因为IT人颜凯用“博客搜索”搜出一篇《浮尘》的评论来,博主不厌其烦地录入了小说,又说对小说的主人公,印象颇深刻,因为主人公的那个性格,完全就是个谜。
想我写《浮尘》那年月,大家都恍惚得很,陷在社会底层:身不由己,遥遥无期。
无所谓目标,无所谓企图,所以就很“谜”。
前几日碰到老友,说起现在,好像改头换面了,其实无甚变化,大家也还是一样的:身不由己,遥遥无期。
悲观当然不对,但我想过了,实在也想不出什么理由,值得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