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财经日报》创刊两周年

(2006-11-11 00:30:33)
2002年年末,SMG开始讨论操作一份日报的可能性。
当年SMG还捏着一份半死不活的《新闻午报》。那次讨论之前,这个刊号已经转至国际艺术节办公室名下。在绕了一个大圈子,烧掉几千万人民币之后,现在这份报纸,一样的回到了文广,一样的半死不活。
时过境迁,现在已经不会有谁,对它报有期待,除了一心想进上海的龚晓跃。

2003年春节一过,我在SMG发展研究部有了一张桌子。
这个日报筹备小组,我是唯一的成员。
当年在同一部门工作的沈莉大姐,前几日邃然过世。
回忆是嘶哑的,像事物的阴影,在我们眼前,一一消亡。

2003年年中,《第一财经日报》有了第一次召集。
这次召集的徒劳无功,缘自一些不同的声音:广电不能办报。
当年暴发SARS,整个中国都很幻灭。
过后转机出现,北青和广日几乎同时来到上海。
三方合作,让报纸的诞生成为可能。

筹备组增加到近十名成员,迁到老沪太路办公。
这个筹备组,现在留在《第一财经日报》的,还有视觉中心刘竣和发行中心李翔。
讫今为止,我是最后一个逃兵。
早我一周离开的沈峥嵘说:等我们七老八十了,可以写些回忆录,这也是报史的一部分。

其实,除了那些熟悉的人影、熟悉的人名,所有一切我早已健忘。

11月15日。
距《第一财经日报》创刊,快两年了。
到明年,收入过亿几成定局。
办砸一份报纸是很轻易的事,身处其中才知道成功的不易。
想得到的只有些碎片。
想不到的,也许已不能再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子不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