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一个传统媒体的资深人士,当初出来做电子杂志主要是出于哪些原因?
2000年初,我与一位传媒朋友聊起传媒未来,有过一些科幻般的想象。这些想象中,包括以下元素:一,可折叠的纸屏的出现,使纸媒过度到新一代手持式接收终端。二,大众定制式内容供应,实现内容的个性化定制。三,某种多媒体集成的呈现方式。电子杂志已经非常接近于这样一种科幻式的理想。投身其中,对我而言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
2.如何看待电子杂志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电子杂志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我的判断是主要体现对纸质杂志的冲击。电子杂志在形态上的完全模仿纸质杂志,甚至特意做出中折痕以及翻页的的效果,表明新媒体不像以前那样扭怩作态,非要强调与传统媒体的互补,而是直接告诉市场:彼可取而代之。这种取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一般的时尚杂志,发行上万已经不错了,而电子杂志轻易而举就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其次,传统杂志难以监测广告效果,电子杂志由于通过阅读器浏览,可以向广告主提交用户阅读行为的分析报告。读者在每个页面的停留时间,都可以被监测,保证广告主每一分钱的投放,都是可测量的。第三,电子杂志的多媒体展示方式,视觉冲击力,也是传统杂志不能比拟的。其他方面,包括与用户的互动性,以及在线发行的便捷,使电子杂志本身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保证了电子杂志的几何数级的扩张,这也是传统杂志不具备的优势。
电子杂志在未来两年的发展充满可能性,至于能否成为主流,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在内容上创造出精品、名品,形成用户依赖度。取决于我们能否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开发出更多的产品类型,比如个人杂志、手机杂志等等。
3.您觉得传统媒体的从业经验对于办电子杂志有哪些优势?
在线的推广,渠道本身没有什么门槛。所以内容本身就很关键。内容为王,传统媒体制作内容的经验,也可以用在电子杂志领域。我们在内容的编排方面,不会对大众趣味亦步亦趋。我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是我们引导大众,而不是相反。是我们引导大众的阅读趣味,而不是相反。
4.和竞争对手相比,你们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那里?
互联网的竞争比传统媒体惨烈。和同行比,我们是后到者,但我们不会做互联网的绅士,领了号码牌然后依次排队。我们需要抢时间,超速度发展,我想我们已经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同行半年甚至一年时间所走过的路。同时,作为门户,在电子杂志精品稀缺的情况下,我们一开始就花力气自己做内容,精耕细作,而不是粗制滥造。我们需要厚积,并且厚发。厚发,并且先至。
5.电子杂志的技术和资本门槛都不算高,假如这个产业被迅速做滥,你们将如何应对?
这个市场其实已经呈现出做滥的趋势。但在目前,这个并不是坏事:电子杂志成市了,大家都知道了,市场就容易做起来。同时,用户也会开始有比较,有选择,有淘汰。目前来看,无论哪个方面,做滥都是一件对行业有益的现象。我现在鼓动我周围所有的朋友关注电子杂志,制作电子杂志。
6.你们觉得万众传媒有哪些竞争能力是独有的,而且是竞争对手不易模仿的?
作为创意产业,人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什么都可以复制,人的头脑不可复制,执行力和创造力不可复制。人才,我们的这个团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7.在可预期的将来,你们觉得这种模式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发展规模?
除了广告,我们设计有很多赢利方式,近十种。做得如何,能做到多大的规模,完全依赖于执行。我个人的期望是第一年就实现赢利。
8.作为一个刚刚启动的项目,你们目前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我们启动伊始,先注册了www.magarden.com的域名,目前又在收购一家杂志网站,总部定在北京。
网站前一阵调试,恰逢朋友的DV《小强历险记》告竣,我就说服他放到我们这里首映。不少朋友是先知道《小强历险记》,然后知道了万众。
内容、用户规模、经营,此三者都是我们的重点。核心是狠抓执行力。我个人,喜欢务实地做事,每天都往前在走,都在发生变化。我不喜欢空说概念,不喜欢在白板在画模型,那都是我在课堂上提交的作业,与执行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