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常常会不舒服,酸啊胀啊疼啊等等,这时候很容易把我们的注意力招引过来,常常我们越在意它,那种不舒服就会加剧,但是又没有能力忽略它。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刺激——反应,再刺激——再反应,于是我们的反应从某种意义上就变成了那种刺激,尽管没有了外界的刺激,我们内在对它不断的关注,替代了原来外在的刺激,令那个刺激和反应的模式照旧。比如说有一个人身体疼痛,这个疼痛可能是外力造成的,这个人不断地关注这个疼痛,虽然外力消失了,但是那个疼痛会继续,甚至会增大,有点象医学上说的原发心理和继发心理。
练禅说,解决这种情况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转移你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个更加有兴趣的事情上去,淡化对以前的关注,那个疼痛会变淡,甚至消失。亦如在古代某些将军做手术的时候根本不必打麻药,他让注意力不再手术上,而是专注于另外的事情上,就不会像常人一样大呼小叫了。

我知道有一个人,他训练自己忍耐力,他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一个可以全部收摄身心的地方,然后用针扎自己的指缝,他告诉我说,扎了三分之一的时候有了疼痛感,在此之前都没什么感觉。从这些事例不难看出,我们越关注令我们不舒服的感受,我们的不舒服就会越发得加剧。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癌症病人没事,而有的癌症病人走掉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强烈的兴趣,这就可以让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马上可以有一个转移点,来支持自己。比如说,你喜欢看电视连续剧,再比如说你喜欢听音乐,再比如说你能够看一幅很喜欢的画,专注进去,而忘了一切,甚至你还可以透过打电脑游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我有一个体验就发生在昨天下午,在延吉地区的图们市,登机前我去朝拜了鲜族出家人建立的寺庙,在我一条腿迈进大雄宝殿的一霎那,被一个鲜族的和尚,非常具有穿透力的念诵的声音震慑了。所有的声音穿越了我的身体,令我在一瞬间不知身在何处。那一刻,很美很美……仿佛是没有了身体那种美,很空灵,很祥和……是否可以推测:当我们的眼睛专注于某处,当我们的听觉专注于某处,当我们的嗅觉专注于某处,当我们的味觉专注于某处,当我们的触觉专注于某处,当我们的意念专注于某处,都可以让我们忘掉现存的一切,忘掉自我的存在。身体不适的感觉自然也就消失了。
反之,当一个人沉浸于某种不舒服,越陷越深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加强负面条件反射的深刻的建立。在不舒服过后,你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不舒服的方法,运动,吃药,打针都可以,心理调节也能带来很大的帮助。
此篇文章的重点在于:我们在建立专注于一点带来快乐的同时可以令脑垂体分泌大量的快乐激素多巴胺,这本身对不舒服的身体具有治愈作用。所以多几种置心一处的能力就多了几种释放多巴胺的可能性。届时面对身体不适应急时,我们的心便有了着落了。
感谢练禅的好主意带给我这么多的联想和探索!相信我俩会是一对好搭档,挖掘出更多对身心有帮助的方法。
附:我的助理小韩在打字前胃部不舒服,因为专注于打字,而且此话题对她有莫大的吸引力,此刻的她,已是眉开眼笑,身心愉悦了。
事实胜于雄辩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