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较多思考几个话题,是我近两年中常见的毛病。将其记录下来,以为自勉。
1.
拿破仑说,每天睡眠超过5小时的人都是废物。我看到一些企业家的故事,例如松下幸之助、王永庆、李嘉诚等,数十年如一日,早晨七八点就进办公室,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伟大的成功者都是伟大的梦想家,他们过着“明确”“线性”“高密度”的生活。乔布斯改变世界,55岁的人生不过是两家公司,尤其是五六个苹果产品而已。他几乎是个生活乏味的人,后半辈子都只穿那一身衣服(牛仔裤+套头衫)。
我们凡人的生活似乎更丰富多彩些。觉要睡到自然醒,打开电脑先看看体育新闻和微博,电话里有人约饭局,喝两杯必有美女,还有电影与演出,运动与旅行。但正是因了这丰富,我们把自己搞成了鸡零狗碎,引用冯唐兄书名,“活着活着就老了”。
假使生命并不久远,须只争朝夕。要留下存在过的印记,你必须做一两件牛逼的事情。
年富力强。一事无成。懒惰是天性,慢性死亡的天性。一个睡眠的人和一个死亡的人都只是物体。
要对舒适的世俗生活保持警惕,甚至保持敌意。
我们并非要停留在豪宅、名车、美酒之中。物质只是通向自由的一种工具,并且,物质十分无知。
意识到你梦想极大的自由,就需要极大的力气。这是克服懒惰的最终武器。
2,情绪
情绪是情的碎片。问题是,情本身虽美,而无意义。物与物之间只有一种关系,即引力。人与人之间只有一种关系,即爱。爱是太阳,永恒之光芒。而情是月亮,它只反射太阳之光---它微小,易变,阴晴圆缺,美而无力,多则伤身体。
所以我曾说,要爱,但是无情。
但是事实却往往相反。你总是多情,总是为情绪而苦。却无爱---那种原生的不灭的光与力。
并非每个人都有太阳的能量,你我或许只是蜡烛。--那也是好的。保持之。萤火之光,可照方寸之地。这方寸之地,便是天堂。
若明了这萤火之光的永恒,就不必为那些倒影---即情绪的阴晴圆缺而心动又心伤。
杀死所有情绪。可得宁静。宁静之间,瞥见自己的萤火之光。
3,思考
某日与数友聚餐。几个女人又在谈论什么星座与母女关系。我默默吃饭,想着几件工作的事情。一个朋友----我和她并不认识,后来才知道是一位心理学及灵修老师---突然说起我。她说:你心事重重。魂不守舍。因你的心不在当下,身体便是空的,简直十分羸弱。
我十分感谢这位老师,一句惊醒梦中人。
许久以来,我太依赖于思考。以至于洗澡时、吃饭时、跑步时,甚至“打坐”时,都一直在思考。----但是这过多的思考就像杂乱的梦、流动的云、或者互相覆盖的涂鸦,它们缺乏效率。
不仅要用大脑思考,更要用心体会。
曾请教过一个我认识的最聪明的人—陈兄。此兄是普林斯顿和哈佛博士,麦肯锡高管,精通佛教。我问他的问题是:你认识的最聪明的人是什么样子?他说起一个麦肯锡里的大牛,说此人是他见过的最智者。一堆人开会讨论,他一说话,就直达本质定性了。
我追问:他为什么那么聪明呢?
他答:他保持空,保持专注。例如坐飞机时,我们都在看书、说话、思考问题,他只盯着一个地方,没有任何想法,就像打坐一般。包括开会准备时间或间隙,他都“珍惜”自己的脑细胞。然后真正工作的时候,全速开动脑力与心力。
接下来的生命里,我要学会活在当下,保持身、心、物的合一,任何情况不要一心二用、身心分离。单纯、清净,将使人不仅安宁,并且更加有力。是谓“戒、定、慧”。
信手涂鸦,言不及义,前辞不搭后语。大意如此。记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