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发现一些媒体在传播或评论关于"郭妮""流水线作家"等假新闻.与事实颇有出入,特说明如下.
今年6月25日,本人曾在北京参加过一个文化活动.是由"德国图书中心"受德国外交部和法蓝克福书展主办当局委托,组织了一个20余家西方媒体组成的记者团,到中国采访一些作家及出版业者.
在我的约一小时演讲及受访单元中,我主要介绍了中国过去十年文学出版的历史,我个人的从业经历和万榕书业状况.其中,讲到郭妮的成长时,我确实提到"当时公司事先进行了市场调查,尤其是收到韩国少女作家可爱淘的启示""公司组建了一个十几人的团队,帮助郭妮收集素材,乃至给她一个二三千字的故事梗概.在郭妮完成创作之后,还帮她做插图\产品及赠品设计,以及处理读者反馈等."
当时,记者就这个话题追问了几个问题,其中有关于创作版权的,我当时回答:"由两千字的故事提纲,作家写出十二万字的小说.这当然是作家的作品."
当时的演讲和访问,都是直接用英文的.
在旁边的观众中,后来有一个中国女记者和我简单聊了两三分钟.告诉我她是北京青年报的.
在一个多月后的7月28日.北青报出了一篇报道.完全是关于"路金波自暴郭妮是团队创作"这些内容.
本人的说明如下:
1,我承认当时有团队参与故事设定.但是,写作本身,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形容词和动词,都是郭妮写的.这其中的确有些争议.但是,假设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和他的朋友讨论了一下,因而心中明确了要写的故事梗概.那就因此否认作家的创作了?----所谓十几人团队,大多是做美术设计及读者服务方面的工作.只不过本身戴着有色眼镜的人非得说"就是这十几个人一起写的."
2,最最重要的是,我当时明确谈到,我们在说历史.在说2006年的事情.而其后,郭妮自己在低调创作.她的图书也没有那么多赠品.当然,她的销量也降低了一些.演化成一个稳定的独立的写作者.
3,实际情况是,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郭妮早已离开了"聚星公司".我本人也更早不再参与聚星相关事务.郭妮完全独立与任何机构(包括我新的万榕公司),默默专心与自己的创作.再无任何人介入或了解她的创作.
4,郭妮热爱写作.她走着一个写作者正常的道路.三年多时间,她在沉默中演化成一个真正的写作者.其间,她受到许多误解.其中许多因我而起,大抵是当时为了吹嘘所谓"先进理念""提升公司价值",刻意降低一个写作者劳动的重要性.我应该向她道歉.
5,几年来.我们都在成长.我的万榕欣欣向荣.而新的成熟的郭妮,也即将推出她新的作品.万榕将在9月至年底的时候,隆重推出郭妮新作<萤火森林>和<玛莉安的微笑>.
6.让那些喧嚣过去吧.对当事的写作者和出版者,书是我们惟一的证词.
---------------------------------
8月12日补记:看到一个读者的回复很有道理:说看了一个故事梗概就算团队创作的人,肯定是没写过东西的门外汉.你自己写10万字,就不会这么无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