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年代
(2009-06-30 09:10:45)
标签:
杂谈 |
我几乎确信自己在34岁"高龄"达到了运动生涯的顶峰.
周日下午踢球.司职右边卫,偶尔助攻,获得三四次射门机会,攻入二球.(本队全场只进二球).都是缓慢带球到中线附近(你慢,又左顾右盼做随时要传球的架势,对方前卫就懒得上来抢,而且全场节奏就松懈下来了,本来嘛,38度大热的天,嘿),突然快传给中圈里的队友,然后极速前插,队友是我发小,二十年前就一起踢球,心领神会,并不停球,直接前塞过顶球,我跳起头球一顶,过了最后一个后卫,前方已经八百里秦川空荡荡只剩白茫茫守门员一枚----这种球,要抡圆喽,(业余守门员胆小,见你摆腿幅度,自然潜意识一躲),只管朝球门中部抡,打进去后球网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TIPS:不要追求角度,因为推偏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也不要带到跟前试图晃过守门员,因为业余守门员在近身半米处有许多非常规手段包括后腿天勾前肢熊抱等).
上周也进了2球.也是后卫线助攻上去的.尤其是其中一球很象美国队前天进巴西队的第二球,右脚停球兼过人,换左脚推死角.
我从高中开始踢球,最高荣誉是大二作为院队半主力拿到过西大时代杯冠军.但是老实说,咱是那种技术比较差的队员.纵横江湖十余载,全靠一个快字.百米十二秒.关键是带上球之后因为并不考虑护球的合理性,反而显得更快.于是在各种队伍里充当拣漏型前锋,也能混日子,在哪个球队也没见人家不愿意带着玩儿的.
但是,真正觉得踢球开窍,豁然开朗,信心十足,却是在这一年半载之内.话说随着年纪大了,速度越来越慢,好多漏也趟不上步点了.于是我尝试退到后卫线,没想到上了瘾,拦截,破坏,敌人腿缝里盗球,背后飞铲......琳琅满目不一而足......主要是因此产生了正确的价值观----你有效防守一次,敌人少得一分,和攻入一球实际结果是一样一样的啊.本人有长期前锋的意识,剩下的速度优势在龟缩四分之一场的时候也游刃有余,于是,本方右路固若金汤,甚至有一两场中卫缺席时还打中后卫,哈哈.
踢后卫,要有责任心,任何时候全神贯注(妈的踢前锋梦游90分钟就那三秒发威进了一球就是明星了),揣摩对方意图,卡位或者出脚要果断.再有点速度优势.技术再差都能当好后卫.而且,积累了自信心以后,要偶尔发动如本文开头所述的闪电战......那就爽了...相当于一直埋头苦干,隐忍不发,持久坚持,末了突然长驱直入,一泻如注.....这种类似与XX运动的精神境界,非中年男难以名状.
同时,每周一到二次训练乒乓球.也不断有所悟.比如真正以对方触球一刹那的拍形判断发上旋还是下旋,比如以前一直觉得攻球要凶狠,现在学会了"轻""薄""慢",没把握时先过渡用落点控制,以前还经常练中台的弧圈和削球,现在知道这些花架子没用,实战中近台球占9成,反手弹拨更致命.还比如其实很早作为口诀也知道"三分手法七分步法",但真正透彻理解,是在昨天最后半小时,打疯了,装了弹簧一般,竟然跟男教练打到八九分.
真正知道这项运动不是手法,更是步法;不是攻击,而是控制;不是高难度花架子,而是朴实实用成功率;甚至由此,知道所有的运动,其实都是全身运动,都是在你身体最打开,最自然,最舒展甚至最舒服的时候,才是正确的运动.
你会因此更爱这项运动,领悟它的力量,智慧,美.
并且因此爱自己的身体.盯着镜子里细密的汗珠,假装忘记了自己清晰可见的肋骨上其实压根没有六块腹肌.然后也狠狠地说:才34岁,这是咱当运动员的白金年代!I LOVE THIS GAME. I AM SUPER 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