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香销玉陨,一时大江南北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尽是惋惜议论声。我还看到前不久的大规模网络纪念专题,是为另一位女星的二十周年祭-----“黄蓉”翁美玲。
要以收视率和影响力计,我怀疑再也没有电视剧能达到87年版《红楼梦》和84年版〈射雕英雄传〉那样的高度。也不禁心下感叹,要经历多么悠久的历史、贫瘠的时代和弄人的命运,才能造就陈晓旭和翁美玲这般传奇。
有文化机构在不久前举办过所谓当代读者最喜欢的100大作家排行榜,结果不出所料,曹雪芹稳占榜首,金庸名列前茅。那是几千年的文字史,文学史,才子佳人史,刺客游侠史,才凝结出伟大的〈红楼梦〉和其实同样称得上伟大的〈射雕英雄传〉。
我不想说两部戏拍的如何,那是不重要的。最重要最庄严最残酷的事实是,在20年前,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人开始象今天一样看奥运会转播,欧洲人开始象今天一样看时世新闻,日本人和墨西哥人也开始象今天一样看肥皂剧的时候,我们能看到的,或许只有陈晓旭和翁美玲。(实际当然应该加上排球女奖、小兵张噶,而一直到出现另一位作品寥寥的女演员“刘慧芳”时代,中国老百姓才真正开始享受电视,开始享受大众文化。)
所以我所见的一个可能的事实是,在电视或电视剧被发明的前几十年里,中国人一直在等待,(比如一个叫文革的大型角色扮演游戏就玩了十年),中国人牺牲了几代人的娱乐权利,终于等来了两部戏。而冥冥中,陈晓旭或翁美玲,他们知道自己注定该成为圣坛的祭品吗?可爱的翁美玲当即仙去,清纯的陈晓旭隐身20年,终于还是西行。
这两个小女子,似乎都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化身为两个伟大作品的标志角色,并且成为那个荒凉时代的鲜艳祭品。给已经老去的他们,或者成长的我们,留下青春或童年的记忆。
再见,翁美玲;再见,陈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