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库》评论声轨之0601

(2008-01-10 14:05:47)
标签:

杂谈

   一个人成名之后,基本就不会说人话了,所谓公众人物,说的永远是公众皆宜的话。他们被造星工厂训练得千篇一律,被轮流采访的媒体搞得见多识广,嘴里永远说着比社论还要正确还要乏味的空话、套话。所谓的“独家采访”,有可能挖出多少真实的东西吗?
  所以在这个人成名之前、“非人化”之前,如果能够完成深入的采访,并做下真实的记录,也未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抢救工作。现在回过头来看《读库0601》,事实上还是一本不太成熟的作品,但其中有些文章却有后面各期《读库》所不具备的价值。郭德纲的专题报道是在几乎所有媒体都已经对他进行了轮番轰炸,甚至宠物杂志也将其作为封面的时候才出版的。但这篇文章的采访却是在郭德纲籍籍无名、在天桥乐茶馆寂寞地说着自己的相声的时候完成的。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一些抢救工作。
  《名剧的儿女们——东棉花胡同三十九号》是史航发表在正式出版的《读库》上的第一篇文章,也几乎是他这两年最重要的文字作品。这小子是江湖上最著名的“拖拉机”,每次催他交稿时,我都会转发一些读者对这篇文章的好评,以激发他的斗志。但这些意见就像让太监吃春药一样,还是无济于事,最终,我对他完全绝望,彻底放弃了让他写稿的念头。直到《读库》已经出版两年,又有新的读者加入进来,一个女孩在给我的邮件中说,在阳光下读完《名剧的儿女们》,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众所周知,天蝎座男人是最容易记仇的动物,我把这句话私吞下来,没有转售给史航,算是对这小子的惩罚吧。
  《谁令骑马客京华》一文是高尔泰先生的大作,已写出多年,却未能收入他的文集《寻找家园》中。余世存先生将该文推荐给《读库》,因高尔泰先生客居美国,不便联系,便征得了他的弟子的同意,刊发在《读库0601》上。后来《半生为人》的作者徐晓老师要去美国,准备顺路拜访高尔泰先生。我便托徐晓老师将样书和稿费带过去。徐晓大惊,说高尔泰是著名的火爆脾气,对待编辑极为残酷,你怎么敢惹他?曾经有一本杂志的编辑,因为删了他文章中几句关键的话,高先生便发通告,宣布与这位编辑断绝朋友关系。我听了这话,心中忐忑不安,怕《读库0601》送到高先生手中,也招他不快。一月后,徐晓老师回国,带来高先生的书信,居然放了我一马,并对《读库》表示了推许之情。
  高先生年事已高,身怀耳疾,几乎完全没有听力。工作和生活多由夫人代劳,所以也不便多纠缠他,但我还是把新出版的每期《读库》都按时寄给他。到2006年年底,我突然收到一张一百美元的支票,是高先生寄来的书款,说是不忍让我破费。
  我想,这就是所谓“老派”的人吧。
  尽管《寻找家园》没有收入《谁令骑马客京华》这篇文章,在装帧设计方面也存在一些遗憾,但我还是向大家强烈推荐这本书,这绝对是一部了不起的大作。
  杜嘉的《电影中的武器》系列是唯一在2006年的《读库》上每期都有的专栏性文章。这个系列令一些影迷兼武器发烧友大呼过瘾,也让一些爱好和平的美女完全看不下去。在此向这些美女致歉,并建议大家细心读一下《读库0700》中第199页至第204页我所描写的杜嘉,相信大家会爱上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