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涸泽而渔

(2011-11-03 09:35:38)
标签:

电影市场

11月档

贺岁档

京华时报

娱乐

分类: 京华娱说

涸泽而渔

(表格据搜狐娱乐)

 

    11月原本只是贺岁档的预热月份,去年同期约有十余部新片上映,而据媒体报道,今年11月,密密麻麻约27部电影在内地院线排队上映!平均几乎每天一部的上片速度,中国电影市场似乎从未如此繁荣。
    新片多,竞争激烈不是坏事,至少观众有眼福了,可供选择的余地大了。但问题在于,中国电影市场再火爆,容量毕竟有限,不能涸泽而渔,一个月内安排如此多新片上映,市场消化得了吗?影院排片排得过来吗?在11月上映的二十多部影片中,《星空》《转山》《Hello!树先生》《失恋33天》等多部中小成本国产电影,将面临《猩球崛起》《铁甲钢拳》《天神降临》《丁丁历险记》等四五部好莱坞大片的前后夹击。前年11月,仅仅一部《2012》,就让同期所有国产电影成为炮灰。今年面对更加惨烈的竞争格局,势必将有更多国产电影在电影院“好梦一日游”后悲催下档。
    分析今年11月排片如此密集的原因,有媒体认为,一是为了保护贺岁档国产大片的主导地位,把好莱坞大片都挪到11月上映了;二是为了完成内地电影票房全年130亿元的“既定”任务。如果是前者,还可以理解;如果是后者,有关方面是否过于急功近利?难怪王中磊在微博上抱怨:“原本可以给国产非大片诚意作品的11月档期,被生生安排了几部好莱坞大片,难道130亿的短期指标,比扶持本土电影发展还重要吗?”
    其实,虽然中国电影这些年发展迅速,但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电影票价高,出品方票房分成偏低,院线单一,发行手段单一,盗版横行……即使今年攻克130亿元的票房高地,也会付出国产电影尸横遍野的惨烈代价!中国电影产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载于《京华时报》2011年11月3日A33版“娱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