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故事情节,无论是导演手法还是剪辑水平,无论是少许特技的运用还是阴森气氛的营造,都称得上是近期国产电影的精品。但是,对于像我这样既看过原著小说,又深受电视剧《暗算》熏陶的观众来说,看完《风声》多少有些失望,最直接的感受是:影片对血腥酷刑展示太多,对智力角斗表现过少。
麦家的原著为电影提供了非常好的故事底子,但因为知道这个故事结局的人太多,同时又有电视剧《暗算》珠玉在前,也给电影《风声》的编导出了一个大难题——改还是不改?不改,观众一看开始就知道结局,这对悬疑谍战片来说是致命的失败。何况电影和小说及电视剧的容量和表现手法不同,不可能完全照搬;改,原著和电视剧的“杀人游戏”情节和角色设置堪称已玩到极致,改编者很难超越。
我佩服电影《风声》的编剧和导演,他们最终还是毅然选择了改——把老鬼是谁改了,还加了个老枪。希望把这谭水搅浑,把谜底留到最后。这其实是必然的选择,也是编导的无奈之举。但这么一来,却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原著和电视剧最令人称道的地方——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
玩过“杀人游戏”的都知道,一个匪要想潜伏在警察窝里不暴露身份,是需要极高智慧的;两个匪再加一个同情者,要想潜伏下去却比较容易。电视剧《暗算》第三部《捕风者》之所以好看,就在于它只设置了柳云龙一个地下党,在群狼环视之下,不仅直到死都没暴露身份,还成功递出了情报。其间的唇枪舌战、尔虞我诈,斗智斗勇,看得令人惊心动魄,欲罢不能。电影《风声》设置了老鬼和老枪两个地下党,还有一个同情者,占了参与这场“杀人游戏”的半数之多,他们要想互相掩护,传递情报,相对来说难度就小多了。加之黄晓明和王志文扮演的日伪特务,除了动用酷刑之外,也没表现出有高人一筹的智商,最终落得个失败的下场,也就毫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媒体报道说,冯小刚看完《风声》之后说,如果能再删除些酷刑镜头,那就更好了。于我心有戚戚焉。敌人的血腥酷刑虽然能衬托出我地下党英勇不屈的坚定意志,但是过多的展现,毕竟让观众看了不舒服。《风声》应是以智力角逐为看点的谍战片,不是以血腥酷刑为卖点的恐怖片。
应该说,如果不过于苛求,电影《风声》的改编还是相当成功的,值得看过原著和电视剧的人进电影院再看一遍,更值得没看过前两者的人去看——他们应该能看到一个没有先入为主的好看故事。祝愿《风声》票房大卖。
《杨贵妃秘史》为何用雷人台词
兰晓龙《生死线》想超越《士兵突击》
余秋雨抱怨未将诽谤罪列入刑事案
黄渤《斗牛》是奶牛版《鬼子来了》?
华表奖小影帝每天飞索渡江上学
《建国大业》是迄今为止最好看主旋律片
儿子胡锦煜老家最新照片
《建国大业》最感人的四个场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