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借冯小刚大片《夜宴》盛大上映的东风,我组织文娱部全体同仁搞了个“夜宴——狂欢金秋周末”活动。相比之下,我们的“夜宴”比冯大导演的《夜宴》精彩多了。
中午12点,活动在东直门麻辣诱惑拉开序幕。大家在该饭店最大的包间里,用了一餐精美的川味午宴。美女记者Y此前看过《夜宴》,觥筹交错之际,便向大家渲染该片中若干暴露镜头,听得没看过电影的人惊呼“这不是三级片”吗?饭后,时间不早了。大家急冲冲地按原计划直奔长虹电影院,集体为冯小刚捧场。
《夜宴》是继《十面埋伏》之后,文娱部集体观看的第二部影片,可见我们对冯导转型之作的重视程度。可惜!看罢《夜宴》,大家普遍比较失望。最好的评价是,某同志用谨慎地、曾经沧海地、知足常乐地语气说:“还不错!好歹比《无极》《十面埋伏》强!”;最差的评价是,某同志心痛地、气愤地、干脆利落地扔出一句:“什么烂片!?”
我的观后感则是:《夜宴》其实是一出披着大片外衣的的奢侈话剧。从它的剧本、台词和场景来看,完全没有必要拍成大片。据说《夜宴》投资高达2亿元!有这么多钱,北京人艺能排多少出舞台版《夜宴》,多少出《哈姆雷特》,多少出《茶馆》《雷雨》?
肯定有人会反驳我,你看《夜宴》的镜头语言多优美,布景服饰多华丽,背景音乐多精彩,哪里是话剧所能比拟的。而且,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哪能相提并论?我承认,说《夜宴》不过是出披着大片外衣的的话剧,的确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不过,这确实是我看完《夜宴》后的最大感受。哪怕被别人斥为胡说八道,我也要说出来才甘心。
首先,大家都知道,《夜宴》的故事脱胎于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哈姆雷特》。它先天就深深地打上了戏剧的烙印,戏剧化的叙事结构和高潮冲突。不过,前者仅仅是对《哈姆雷特》故事情节的低劣套用和模仿,存在不少漏洞。比如说影片最后,无鸾是如何混进皇宫,成为青女的伴舞的?而青女和厉帝竟然浑然不知;无鸾被羽林卫押解到契丹去,羽林卫奉命在途中干掉他,正待下手,幽州节度使殷隼突然从雪地里冒出来把羽林卫杀光。难道殷隼提前跟羽林卫们商量好了要在什么地方把后者干掉?时间地点这么精确无误?
其次,《夜宴》的故事主要发生在皇宫。片中的场景转换不多。除了影片开始厉帝派羽林卫刺杀无鸾、羽林卫刺杀失败在桥上集体自杀、殷隼雪地解救无鸾等少数几个外景之外,《夜宴》全片大多数场景都在室内。作为一部大片,室内场景如此之多,场景转换如此之少,难怪令有些观众看得乏味。这却正好说明,《夜宴》的故事其实完全可以用话剧的形式来表现。
第三,如果把《夜宴》看作一出话剧,那么它饱受观众质疑的台词问题,将不是什么问题。话剧的台词夸张一点,文绉绉一点,甚至荒诞一点,都无妨。前一段时间看孟京辉导演的热门话剧《琥珀》,其中一些台词如果放在电影里用,不令人笑掉大牙才怪。可演员在舞台上念出来,观众却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同样,如果《夜宴》是一出话剧,那类似“是复仇的欲望带你穿过了死亡山谷,是你的忧郁打动了女人!”
“就算所有人都抛弃了你,我不会,爱情不会”“你贵为皇后,母仪天下,睡觉却还蹬被子”这样的台词,相信不会遭人如此诟病。
品完冯小刚不能令人满意的《夜宴》,我们一行十余人来到城里一个好场所,开始部门的夜宴。具体内容,按下不表。总之,此次部门“夜宴”活动远比同名电影精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