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老家时,父亲有一句口头禅: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他老人家今年六十七岁,身体康健,精神矍铄。前年来北京爬香山,他比三十岁出头的我还有劲。老人家有这样一副好身板,或多或少和饭后散步有点关系。
我就不行了。身体状况最好的时期,应该是大学毕业前。那时的我,除了精力旺盛别无所有,经常和同学在一起踢球、下河里游泳、打乒乓球等等。体育成绩说不上出类拔萃,也一直是中等偏上。身材也很苗条,大学毕业时体重才108斤。工作后,由于工作繁忙,缺乏锻炼,身体状况就开始每况愈下。还渐渐发福,长起了啤酒肚。到现在,我自己都不知道,有多久没有痛快地锻炼过一次了。
而饭后散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似乎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因为报社工作的特殊性质,我常年上夜班。晚饭后,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样,和家人一起在外面遛弯散步。最多能在周末的时候,和老婆去运河文化广场走走。可那样的日子,实在太少。平日里,我一般都是在报社吃晚饭。饭后,通常在采编平台上溜达溜达;从座位上起身去前台倒杯水;上个厕所;在厕所外面的走廊里,对着窗外楼下某所学校的操场,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或者从五楼下四楼,去记者平台东侧的小健身房转一圈。去年,报社还掀起了一股乒乓球热潮。可惜如今,健身房已经门前冷落鞍马稀。热衷打乒乓球的同事们,正忙得昏天昏地,颠倒昼夜——因为世界杯。
今天晚饭后,因身体略有不适,我索性抛开眼前繁杂琐碎的工作,一个人下楼。不知不觉,散步到报社附近公路中间的一个超大的绿化带。没想到,这里面竟然别有洞天:健身园、小茶座、凉亭、曲折的石板路、绿草地、苍翠的松柏……完全是一个街心公园的规模。穿梭其间的,是晚饭后三三两两散步的老少爷们、妇女孩子,以及人们带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宠物狗,好一幅优哉游哉的闲散景象。既令我羡慕,也让我深思——
像我这样的人,天天忙忙碌碌,究竟是为了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