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记》不仅仅是一本明星传记

(2006-03-09 11:48:57)
分类: 边读边写
    上周,因筹备读书版之事,我和卜昌伟去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中心,拜访著名的图书策划人金丽红、安波舜和黎波。见面聊了没几句,就说到了明星出书的事。“《印记》真的很不错,感人至深,不同与一般的明星传记,建议你回去有空看看。”金丽红老师郑重地说。一旁的安波舜老师也说:“这两天有几个朋友问我要《印记》,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图书,专门为一本书来找我的情况还非常少见。当初《狼图腾》在书市上是慢热,而《印记》一出版就非常火爆。”
    我一向很少看明星传记,听了两位出版界前辈大腕的推荐,再加上《印记》在各大书店销售排行榜中都稳居第一,为了解其中原因,于是准备回家好好读读这本书。
    没想到一捧上《印记》,我就完全沉浸于其中,被书中平凡而真挚的爱情、亲情、友情所感动,被傅彪和张秋芳的生离死别所感动,被张秋芳细腻而伤感的文字所感动。用张秋芳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本她用了“整个生命来写的书”。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明星传记,而是一本用真情直抵人们内心深处的感人之作。
    我读《印记》,是夜深人静之际,一个人在家里躺在床上,就着柔和而温暖的台灯灯光读完的。其时,我的妻子前些天因事刚刚回了四川老家;我年过六旬的父亲正在川西甘孜、阿坝地区出差,为国家的地质事业发挥着他的余热;我在四川德阳的哥哥在离开了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厂子之后,刚刚找到新的工作;我所有的好朋友、同事们正各自过着自己普通而平凡的生活。看到傅彪去世那一段,看到“想着我再也看不到他生动的笑,魁梧的身躯,再也听不到他幽默的言语,再也不能对他尽情地耍赖、撒娇,再也不能靠在他安稳的弯里……心一阵阵撕裂般地痛。但我咬着牙告诉自己,必须陪我的彪子走到底!”这样的文字,我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
    我不由地想起了:12岁那年,母亲的去世给我带来的巨大悲痛;15岁那年,朝夕相处的哥哥离开我们住的小镇去28公里外的德阳上班后,我的孤单和失落;18岁那年,我考上大学去重庆读书,父亲送我到成都火车站,分别时被泪水模糊的双眼;21岁那年,我那没有开始就结束的初恋彻底了结之后,我和朋友在嘉陵江边借酒消愁的情形;30岁那年,结婚两年、相濡以沫的妻子第一次离开我回四川小住,那一个月里我的无聊和寂寞……
    人间的真情是相通的。张秋芳在《印记》里描写的爱情、亲情和友情,也同样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之中。平常这种感情湮没于生活琐事之中,深藏于人们内心深处。一旦遭遇重大变故,面临生离死别,这种感情就将像火山岩浆一样爆发。
    《印记》,就是张秋芳20多年感情的大爆发,是她的泣血倾诉,是用她整个生命写就的感人之作。明星传记,只是披在它上面的一件外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