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挪威四日印象

(2006-01-18 23:25:28)
分类: 似水流年
挪威四日印象
奥斯陆街景。
 
    北欧的一个高收入、高福利的小国家;有一支强大的女子足球队;靠近北极,天气极为寒冷;披头士和伍佰分别有一首有关它的同名著名歌曲——《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还写过一本著名的同名小说;渔业发达,几百年前海盗极为猖獗;世界著名戏剧家、文学家易卜生的故乡……
    这是在我此次去挪威之前,脑海里现存的对这个遥远国度的最粗浅的了解。
    或许还有,但既然第一时间没有想到,就不提了。
    为纪念易卜生逝世一百周年,1月12日至16日,挪威驻华大使馆邀请部分中国媒体记者前往挪威采访考察,我有幸作为其中的一员,在这个美丽的国家逗留了四天。虽然行色匆匆,只在首都奥斯陆和易卜生故乡希恩两个城市走马观花地看了看,但总算对它有了最直观的了解。
    总以为挪威非常冷,可12日晚从奥斯陆机场出来,我才发现这里温度和北京差不多,但空气湿润多了。幸好我没有穿皮大衣。不过,据说,由于其峡湾地形及靠海,奥斯陆是挪威最温暖的城市,挪威北部一些地区还是非常寒冷的。
 
挪威四日印象
奥斯陆海边的船只。这里的冬天并不冷。

    气候上最不适应的是,这里成天见不到太阳。由于纬度高,适逢冬季,奥斯陆白天很短。上午十点天才蒙蒙亮,下午三点就开始黑了。即使是天亮了,也一直阴沉沉的,让人感觉压抑。从颇受太阳眷顾的北京来的人,尤其受不了。有同行的记者开玩笑说,难怪过去挪威男人喜欢酗酒,都是因为成天不见天日。听导游张女士说,挪威现在实行限酒政策,除啤酒外,其他酒类产品只能在机场免税店才能买到。
 
挪威四日印象
上午10时许在奥斯陆海边留影,天色还很暗。
 
    不过,同样因为纬度高的原因,到了夏季,挪威又会昼长夜短,早上三四点天亮,晚上十点多天才会黑,少数地区甚至会出现极昼。那时,是去当地旅游的黄金季节。
 
    挪威是一个非常重视环境的国家,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倘佯在首都奥斯陆街头,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建筑非常古朴,古色古香,有种欧洲中世纪的风格。奥斯陆是挪威最大的城市,有五十万人口,占整个挪威人口的三分之一强,从经济上看绝对算个大城市。但街头鲜见高楼大厦,印入眼帘的多是些古朴的小楼,墙面多呈黄色,有的直接是裸露的红砖,沧桑而有年代的厚重感。奥斯陆市政大厅是当地人最为自豪的建筑,外型别致新颖,一百多年前建的,现在还在使用。每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就在其一楼大厅里举行。奥斯陆的街道也很狭窄,看上去很有些年头,不少街道路面上还嵌有有轨电车的轨道。每当电车从我们身边开过,都让我想起在国内民国题材电视剧里常见的那种街景。易卜生在奥斯陆的故居以及他每天去喝咖啡的酒店,现在都保存得非常完好。酒店甚至还在使用,外表古朴陈旧,里面的装修则是现代化的,挪威外交部在此招待了我们一顿午宴。
 
 
挪威四日印象
奥斯陆市政大厅是一座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建筑。
 
挪威四日印象
挪威议会大楼,相当于中国的人民大会堂。

    希恩是一个小城市,但没有国内小城市常见的脏乱差,街道异常整洁干净,建筑风格同奥斯陆相似,古旧程度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楼房更矮小一些,多是淡黄或白色的墙面,棕色的屋顶,像小别墅一样。我们去易卜生出生时的小阁楼里参观,虽是冬季,但周围依然绿草凄凄,古树苍苍,满目苍翠,环境非常优美。
 
挪威四日印象
希恩市中心的教堂和易卜生雕像。
 
 
挪威四日印象
在希恩乡下易卜生故居前留影(左为故居美女解说员)

    导游张女士说,挪威的建筑非常结实,绝对没有豆腐渣工程,一般用上一二百年没有问题。政府在做城市规划时,也会在现有城市街道格局上进行,不会随意拆除任何建筑。对于一百年以上的建筑,更是立法严禁拆除。现在奥斯陆街道的格局和街头的建筑,和五十前甚至一百年前的,不会有太大变化。我于是感慨,挪威真是一个适合怀旧的城市,我在北京漂的时候住过的几处平房,不管是六郎庄还是曹八里抑或西坝河,才过了七八年,如今全拆了,想怀旧伤感都没地方去了。
    奥斯陆市区不远,就有著名的挪威的森林。据说从市区乘坐地铁20分钟,就能到森林。奥斯陆是一个被森林环抱的城市。到奥斯陆的第二天早上,同行的几名记者摸黑去了趟森林,呆到天亮才回来,说那里很美,森林中间还有一个结冰的湖泊。可惜因为倒时差没睡好起不了早,白天又要参加纪念易卜生的活动,我没有机会亲眼去看看。
 
    与令人着迷的优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挪威糟糕的饮食。导游介绍说,挪威人吃的很简单,早上面包牛奶,中午上班族一般吃一个面包,晚餐略微丰盛些,但与中国精美绝伦的美食相比,也差得太远。在挪威短短的四天,我们一行十人绝大多数吃不惯这里的冷餐。几次正式的宴会上,都没有一个热菜,吃得大家叫苦连天。我尤其吃不惯那种生的、腌制或熏制的三纹鱼,有的拌上莎拉酱,有的还有奶油,味道非常古怪,难以下咽。只有酒店的自助早餐还算可口,因为有烤得很好的全麦面包,有火腿,有蔬菜,而且选择余地较大。因此,每天早餐,是我吃得最饱的一顿,剩下两顿就只能看运气了。
    运气还好,有两个晚上,导游张女士带我们去外面吃饭——在一家四川餐馆吃了顿中餐,一家越南餐馆吃了顿欧化的越南餐——还算不错。只是价格奇贵,那顿越南餐没几道菜,算下来每人花了三四百元人民币,十个人总计三四千元。这要是在我们报社附近的餐馆,十桌菜都出来了。不过,谁让人家挪威人挣得多呢?挪威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导游说,即使是扫大街刷盘子的人,一个月也能挣个两万多挪威克郎(挪威克郎和人民币是1比1.2),因此其消费水平是一般中国人根本难以承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