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长达半天的春无力 |
从初中开始,我就对记者这位职业有好感,很想以后当一位战地记者,后来觉得这个志愿我达不到,就算是能写出好文章也不一定能发表,因为记者上面还有编辑,编辑上面还有主编,太麻烦了。后来我想当个采访采访摇滚乐队的记者也不错啊,我对他们的生活天生就感兴趣,很想让读者都对他们有一些了解。我也确实作过一段时间的记者,直到我后来写小说后就渐渐停止了。现在别的的采访多了,我对记者们也有了一些了解,下面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吧。
那是我2002年在成都签售时的某报纸记者。她长得娇小玲珑,长发,那时是夏天,她穿一件绿色的丝绸上衣,一条牛仔裤,自己开着辆小车,手里拎着一个卡地亚的包包,我之所以对这个名牌包记忆深刻,是因为她特意对我说这是一个朋友送给她的。那时是我第一次去成都,甚至是我每一次坐飞机,也是第一次做书的宣传,什么都不懂,沈浩波带我去的,反正有他罩着我,我非常放心,完全是大大咧咧的。记得在成都刚下飞机就见了一屋记者,我穿着白色的T恤和普通的牛仔裙和球鞋,完全可以说是朴素。事实上,平时我一直都穿得很保守。这也要为我那次成都因着装所掀起的“幡然大波“感到吃惊。因为签售当天我所穿的肚兜正是这位“美女记者“陪我一起买的,而且是她劝说穿的。她当时说我穿着那件肚兜很漂亮,年轻人就应该想穿什么穿什么,再说成都这么热,那时我对她印象很好,她也对我很亲切。??浩波也觉得我应该穿得“出位“一点,于是,那天我就穿了那件肚兜。没想到,事后成都的某报纸就写了一篇批评我的文章,我甚至听某些朋友说正是那位“美女记者“写的!我不敢相信,也没有向浩波求证,如果这都是误会,她也应该打电话过来解释一下。这件事的整个过程让我很不舒服,觉得被人耍了。那篇报导许多媒体都转载了,甚至连《北京晚报》也转了,我爸妈看了以后特生气,直骂我,不过我一直没对别人说这件事,我不愿意把她想得太坏,我不愿意相信这是他们当时的“策划“。大概一年以后,我出了第二本书《长达半天的欢乐》时,她好像还给我打过电话,但语气已经变得冰冷了,我说了我家的电话让她打过来,她后来也没打过来。
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记者。也是惟一一件让我厌恶的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