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佛大学清洁工维权看佳旭律师事务所8名律师被打
(2011-02-03 23:41: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律师 |
保尔这时候怎么办呢?他是一个标准的 弱势群体,而且连英语都不会说的海地移民,而且他所面临的对手是世界头号名校哈佛大学。
保尔找到了他的 组织 :服务业雇员国际工会(SEIU)地方分部。
SEIU立即对哈佛大学发出了抗议。在哈佛没有做出恰当回应之后,SEIU一边将此案提交劳工仲裁,一边积极组织游行示威。游行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工会成员,还有不少哈佛的教授和学生。一个叫 学生劳工行动 的学生组织尤其配合SEIU,在校内动员学生并且给校报组织发稿。这个组织几年前也曾经为提高校内清洁工的工资而抗议示威过。
在工会、学生的压力下,哈佛大学所在的坎布里奇市市政府也做出了反应。9月25日,坎布里奇市议会全票通过决议,支持保尔先生的权利主张,呼吁哈佛大学重新雇佣保尔,并且补偿他的工资和医药费损失。有立法委员干脆直接批评哈佛大学 根本没有实践它在课堂上教育学生的道理。
哈佛大学迫于压力不得不跟SEIU以及保尔本人展开谈判,谈判结果是:保尔10月之后恢复上班,过去4个月的工资以及医疗费用由哈佛补偿。可以说,在一个无权无势的海地清洁工PK有钱有势的哈佛大学的案例中,清洁工保尔取得了胜利。
分析一下这个案例,弱势群体权利受到保护要有以下三个条件:
1、社会中有要非政府组织,而且是敢于保护公民权利的组织;
2、人民要有游行示威的权利,这是彰显正义、呼吁行动的最重要方式;
3、在议会中,也就是人民代表大会中要有代表,而且是敢于为选民说话的代表;
以上这个例子就是在非暴力状态下,弱势群体保护自己权益的基本方法。
想一想,佳旭律师所8名律师能否享受到三种待遇呢?如果能的话,这个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处理,权利与正义都不是问题
如果不能,悲剧就会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直到有一天当某一种悲剧出现时,所有的人都可以仅凭文字或者短信就可以感受它的痛苦与恐惧,那么一个偶然的事情会引发局部地区大规模事件。
在某个城区或者某个地区,就会出现所谓的“崇祯死弯”,无数历史都会重演!
我们不想看到,但是当历史重演时,我们也不拒绝,一切都是规律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