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么爱国之91法律是实现免费制度的唯一工具
(2009-06-15 10:47:23)
标签:
法律社会正义公民爱国者张自忠中国杂谈 |
分类: 人生 |
成年以后,我经常看到一些描写爱国者的文章,有关于明朝于谦的、现代张自忠将军的,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前进。傅国涌先生在纪念黄花岗烈士们的文章中,向烈士们表示了祟高的敬意,他们有的是记者、有的是医生,还有公司职员和教师,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有家庭、有孩子,有自己的幸福,他们知道自己一定会失败,但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共和国,为了消灭专制,慷慨赴死!七十二个普通的中国公民,抛弃自己的生命与热血,从此成为开创一个时代的英雄!
我经常想起义的前一天,他们是怎么想的呢?知道第二天就要离开这丰富多彩的人间,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无限的痛苦,想想他们的父母、想想他们的妻子和孩子,要有多少泪水才能抚慰那深深的痛苦?但他们仍然义无返顾走上了战场,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我没有满足于现状,没有自我膨胀,是因为一想起这些人,我就感到自卑,我会有这种勇气吗?假如我生在那个年代,我会这么做吗?这让我经常思考现代社会爱国的技术问题。
现在,“爱国”这两个字已成陌生词汇了,除了报纸和电视以外,在普通公民的交流中,已经很少使用这两个字了。大家认为爱国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件陌生的事情,既不知道它的价值,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够持续。
我们只有从历史故事中,才知道曾经有抗金英雄岳飞、有抗日英雄张自忠、有反清英雄秋瑾,但在现实中,再也看不到这样的人了,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奔波忙碌。很多人开始怀疑爱国的真实性,有的学者甚至主张将英雄人物从课本删去!
“爱国”两个字以后只能出现在历史书籍中了,难道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特点?
我想所谓爱国应当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爱国者一定要使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异于普通人的一般选择,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应当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其次,爱国者应当能够向社会提供不同的资源,在不同时代爱国者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当物资缺乏时,爱国者的任务是提供物质资源;当人民面临侵略时,爱国者当然要积极反抗;当法律落后时,他们的任务就是改善法律,建章立制。最后,爱国者的日常活动应当能够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在进行选择时,那些认为挣钱就是爱国的想法当然不正确。
中国目前最缺少的是什么?不是汽车、不是房子、不是学校,而是社会正义。在战争年代,我们要与侵略者作战,在战场浴血奋斗就是爱国,象岳飞、于谦、袁祟焕、张自忠;在和平年代,就要与社会的邪恶作战,成为法律战士,捍卫社会正义就是最大的爱国!
爱国的目的应当是实现人民的富裕与国家的强大。所谓人民富裕是指普通公民的生活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应当属于先进水平;所谓国家强大,是指一个国家在对外交往中,特别是在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对抗中,应当处于强势地位。
在人民富裕与国家强大的关系中,人民富裕应当是第一位的。有人说:大河无水小流干,意思是国家不强大人民怎么富裕,这真是彻头彻脑的错误。
国家是由人民、政府和国土构成的。大河是由小河构成的,小河无水,大河怎能汹涌?人民不富裕,国家的强大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所以,和平年代,爱国的第一目标就是应当实现人民的富裕!
那么什么是人民的富裕呢?人民富裕绝不是指少数人的富裕,一定是指整个国家的范围内,公民(包括城市与农村)的普遍富裕,富裕包括个人拥有的财产和可以享受的国民待遇,前者因人而异,不可强求;我们所关心的是后者,也就是一个中国公民在一生可以享受到的基本待遇。我认为这种待遇至少应当做到以下三点:
一、免费的教育制度,每个中国公民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和高中,应当可以享受到全部免费的教育,所谓免费一定是不需要交任何由政府提供的教育费用(课本文具费用除外)。
二、免费的医疗制度,疾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不可避免的事情,每个公民都有权享受到免费的医疗服务。
三、免费的养老制度,养老是每个公民都面临的问题,政府应当保证每个公民能够有尊严的、体面的走完人生。
这就是人民富裕的基本标准,爱国的核心就是推动祖国的社会正义,什么是社会正义呢,就是保护弱者,少年儿童、病人和老人就是这个社会最常见的弱者,一个强大的民族必然是弱者受到保护的民族,我期盼着有一天,中国再也看不到流浪在街头的失学儿童、再也听不到无钱冻毙在路边的青年、再也找不到以讨饭为生的老人,只有这样每个公民才能因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才能有无数的青年男女愿意为保卫这个国家而赴汤蹈火,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荣誉和责任,才会出现让无所畏惧的精神动力,这也是实现国家强大基础。
实现这种免费的社会制度,我们应当明确几点,一、并不是全国同时进行,一定某些特定的地区首先开始,应当承认地区的差异性;二、免费制度有阶段性,例如可以先从小学教育的免费开始,最后实现高中教育的免费;三、免费制度有复杂性,制度本身也需要设计,是不是只要看病就不花钱了呢?可能不是这样,或许先让自己花钱,然后通过保险机制进行补偿,这期间的制度设计就会有多种情况。
有人认为中国目前无法实现这样的标准,还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如果认真分析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实现三免制度并非不可能。把每年几千万辆汽车的交通罚款、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官员贪污受贿的罚没款项、私人的慈善捐款等这些正税外的收入就足以建立三免制度中的任何一项制度,更不要说还有每年近千亿的营业税、关税、所得税和其他税收了。
本书不是一篇经济分析的文章,所以不从经济上进行分析,但是我本人对能否建立这样的制度没有任何的怀疑,我所关心的当目标确定后,如何实现这样的社会?
有人会想,如果我当上某某,就可以做某某事了,直接下个命令就行了,这种简单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脱离了经济规律与法律制度,任何人也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变革,那些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空喊口号的人,往往不考虑社会的现实,最后成为人民的公敌,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爱一个富裕的国家容易,如何帮助国家走向富裕才是难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现阶段的爱国就是帮助中国实现三免制度,而如何实现三免制度就成为最重要的事情!
有人会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来实现。
政策没有严格的立法程序,一般未必科学,内容不稳定,不足以成为公民诉讼的依据,而且政策一般不公开,政策不足以规范每个人的行动,而且有时成为官吏上下其手、蒙骗公民的工具,不能所以根本通过政策来实现。
还有人说:我们可以宣传与教育来实现。
宣传与教育,往往是根据形势的变化,突左突右,难以持续,也不具备强制性,所以也无法据此来实现三免制度。
有什么才能实现三免制度呢?其实看一看其他国家的做法,包括中国的某些特区,我们可以发现,免费制度都是通过法律来实现。一个人之所以享受免费教育,是因为法律规定他有这项权利,如果学校不让他上学,那么他就有权起诉讼学校,来保护自己的权昨,也就是说当他的免费权利受到侵害时,他不必象在中国一样四处上访,而是直接依据法律,到法院去起诉那些侵害他权利的机构,或者起诉那些不能保护他的政府机关!起诉权的获得只能依靠法律,而不能依靠任何其他东西!
所以,法律是实现免费制度的唯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