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验科学心理学改变生活,只需388元

(2018-01-23 18:05:43)
标签:

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师非比

儿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

性教育

分类: 儿童心理专刊

体验科学心理学改变生活,只需388元



当今社会

你可以专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或者专注于脚下的路


但你不可能两者兼顾

因为你在忙着工作的同时

是否忽略了与孩子之间的

互动交流 ?


       一个人,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受到妈妈情绪的影响,也就是说,妈妈在与家人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情绪,会引发不同的内分泌物质对胎儿产生作用,也由此形成孩子最早的体质、构成一个人心理的生理基础。


       看似是妈妈的作用,实则是全家人互动的结果


       当婴儿呱呱落地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的照顾者与婴儿的互动,形成孩子最初的人格特点、行为基础。

 

       当孩子开始走路、说话、准备上幼儿园时,妈妈给孩子的依恋、安全感是否建立?爸爸给孩子的探索和认同是否足够?孩子从父母哪里得到的与人互动的模式是否有利发展?这些都是孩子离开家庭进入社会化的重要前提。


        只有具备必须的能力,孩子才可能独立的在幼儿园中发展的更好,也才可能为小学、中学的集体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年龄越小,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未来影响则越大。


在物质极度丰富——内在极度匮乏,

信息爆炸——又泛滥之时,

如何获得可靠的科学知识,

在儿童关键期有效改善互动质量,

是保障孩子健康、优质成长的上策。

养孩子的资深专家在这里

.....

把未来可预见的“治疗”——

变为改良、提高和预防,

才是负责任的、智慧的父母。



    亲子互动关系模式将是孩子未来与所有他人互动关系的基础模型,对一个人的未来影响非常重要。


一个人所拥有的内在人格、外在关系,全部来源于与父母的情感沟通模式、互动方式。


这些是以孩子的感受为准的,不是家长自以为好就是好的。


 

虽然爸爸、妈妈在身边,

但是您可不一定会爱、爱得对哦!

还有那些个人潜意识中的、以及家庭环境中的一些影响……

难以超越




斩断代际传承

唯一方式

只有寻求 真正的专业 帮助,

在第三方专业、客观的视角下,

带你发现互动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有效指导,

还孩子一个崭新的、充满爱的、

会爱的——爸爸妈妈

 


只要388元

来体验80分钟,

让专家帮你看一看,把把关,

让你的养育少走弯路,重要的是别走错路,

可能会让孩子一生都幸福


 

给孩子和自己

一生最珍贵的礼物

—— 心理成长!



非比亲子互动观察、指导小组招募



1次观察 + 1次评估= 1600元,

现体验价388元

☏ 咨询:15611717252,15910720957,13801206179


对象:1-9岁幼儿及一位主要养育者 

  人数:6对亲子

 循环开组:周六早9:30时 

 

      第1次:父或母(或其他主要照顾者)陪伴儿童在团体中,观察40分钟;

第2次:非比老师指导40分钟;



理论技术支持: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依恋理论、心智化、完型(格式塔)团体

说明: 

       个别家庭需单独会面则另约一对一访谈时间,费用根据提供服务老师的一对一单价另计;开组后不退费。


之前家长反馈:

        做个广告:我给孩子报名的互动小组还差一个孩子,就可以组团了。
当我有了孩子以后,我追求的只是他能拥有健康幸福的能力。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并不是幸福的保证。社交是幸福保障中很重要的一环。社交只能来自于交往。
幼儿园能把孩子社交技能往上推了好几个层次,但每个孩子都并不一样,具体到自己孩子身上,有时专业人员一两句会比家长折腾几个月都有效。
别忘了对孩子而言漫长的童年其实很短。如果你也觉得工资还是往高了拿好,应该能理解一分钱一分货。

       我们已经参加了一期,收获很大,打算继续参加。
我和老公都不是社交型选手,让一个喜欢自己呆着的妈妈为了孩子去交友是零和游戏,让孩子重复我们的样子也不是我愿意的。

说说非比的儿童互动小组

       解决的问题:孩子们之间的社交
       采用的方法:父母在场,孩子们自由自在的玩,老师观察,发现问题并采用特别有效的方法解决(我看到的是,点播孩子,点播父母,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收拾父母)

为什么这种方式有效? 

        因为真实,自然,不是摆弄出来的结果,所以问题很快就暴露

为什么我愿意付这个钱? 

       有效,快速,老师牛。附加是可以咨询孩子有关的任何问题。

举个例子:

       小娃在我手上一画画就哭,我问了,非比老师说是我对娃要求过多,画画居然还有好坏,还要练习,实在太难了。我立刻改变了一下,不光是画画不哭了,连带很多事情都不哭了。

为啥以上经验不能普及:

       孩子和孩子不一样,孩子不同时期不一样,父母也不一样。

解答一下贵的问题:  

       有很多免费的微课群,我呆过,收益很多,但发现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的孩子表现出同一个问题,是没有同一个方法解决的。并且这些群都是父母在提问,都是父母观察的角度,但要解决的却是孩子的问题,错配。为了维持群,专家不得不选取父母能接受的语言,再经过父母的理解,这个过程中信息几次丢失扭曲。
唯有专门的看了全过程的才是有效的,信息没有丢失的,这个基础上才有意义。算一下效率,比如我得娃因为画画哭了3次,差不多一个月,其实并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但我并不清楚,一个月都没解决,一次咨询,2句话解决问题,效率奇高。另外,只此一家。


       中华儿童精神科学组委员,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病学工作委员会委员、第19届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与相关学科大会IACAPAP执委,参与中国CCMD-3负责儿童精神卫生、心理障碍诊断标准制定者【杨志伟博士】在《中国儿童心理知识科普大讲堂》开幕式时以及第四讲中都说:


       我们人呢,生孩子是不用交学费的,但是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会做父母!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做父母也是在跟孩子的成长和互动当中,跟孩子一起来共同成长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历程是和孩子一起共同的影响,共同的发展,来相互的影响。

体验科学心理学改变生活,只需388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