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接到“告状”时
儿童心理师 非比
万事发生都有一个滋养它存在的环境,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万事的处理都有一个度,所谓事在人为;万事的评价都有若干角度,所谓思路决定态度;万事的面对态度都有一扇门,只要你自己不关闭它,接纳它,总可以善终。

当一个妈妈接到告状说自己孩子如何时,妈妈的反应不只是简单的相信谁与否,更不是判断事件本身的对错与否,盲目地肯定或否定事件本身,对孩子整个行为动机、模式都可能会负向强化。如果经常有此情形,而是要及时寻求心理帮助,在专业指导陪伴下去看发生了什么,如果继续以家长的老态度老方式去对待不断衍生的新问题,只能让情况愈加复杂和不羁,对孩子的行为养成、心理健康和人际环境都可能有不良影响。“客观”非常重要,但对于主体本身又是多么难……虽然如此,盲目的忽视现时,自欺欺人,主观否认,视而不见,终有一天父母会为此买单。做好父母,是艰难的,伟大的,就在于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即使自己再茫然、再不知所措、心烦意乱、焦头烂额,也会去勇敢面对,在专业人员的引领帮助下,放下一切世俗的评判,勇于探讨,就一定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如果发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反而是好的切入口。所有行为都是有心理基础的,都有重要意义,都有探讨地必要和价值,在咨询室中发生的所有事一定不是巧合,可以看做是来访者的潜意识表达,这才是你要解决的真正问题!心理咨询最好的地方就是当你面对你面对的所有困惑时,你不能跟其他人诉说、讨论的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在那特殊的地点、时间、付费的状态下进行探讨,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有此困惑?怎样的方式会更好……而且不会影响现实生活,比如你跟现实生活中的当事人去讨论事情真相,双方各持一词,难以决断的局面一定会挫伤彼此关系,而与心理咨询师讨论不仅不伤害人际,讨论的内容也将是形成并改善这种状况的更重要的心理基础。
在此强调付费的原因,主要是涉及到来访者解决问题的动力、动机,并且界定清晰彼此关系,义务责任等而做的必要设置,而非简单的工作人员自身服务生存之事,在此不赘述,以后的文章中会有涉及此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