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树,天边之城 系列报道1

(2010-11-30 09:55:05)
标签:

朱滢玥

玉树

小志愿者联盟

非比

结古镇

玉树,

曾经是多么的不可想象和不可企及,

海拔3800米,呼吸困难,语言不通,民族习俗不同,还有神秘的宗教……

从来没有奢望过能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

 

从4月14日地震的那一刻起,我们与玉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为玉树进行了两次义卖。

 

第一次,我和孩子们走上街头,

借来邮局的桌子,摆放出孩子们的“心头肉”,

那许多的好东西,让我这个大人都爱不释手,他们为了玉树的孩子却宁可拿出来卖了……

东西还没有摆完,一些路人就围了过来,大家七手八脚地自己动起手来,

我这个从来没卖过东西的“妈妈”真是素手无策啦,幸亏一位大姐路过,热心的当起“推销员”。

从开始时担心没人买,到现在却担心没等小志愿者们放学过来,东西就已经卖光……

他们中很多是年轻人,有时尚的、有保守的,有北京的人,更多的是外地人,操着不同口音:

买的说:“多少钱?”卖的说:“您看着给吧,都是给玉树做贡献!”“那就10元吧!本来也想捐钱,现在有机会表达下自己的心意真好!这个就当是纪念品啦!”说这话的是位“民工”兄弟……

其实,现场没有文字写起来这么流畅,多少次,多少次,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在喉咙里哽塞……

孩子们来了,大多在闹哄哄中推销着“商品”,

只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志愿者,专心致志地去打动路人,接二连三的送人或款到捐款箱前,她就是段雨晴;

当我问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的时候,她告诉我,她是用情、用帮助玉树走出困难的请求去感动那些陌生人参与到活动中……她的方法很快在团队中推广,是呀,我们用心卖的是那一份“情”啊!

 

第二次,是在五一放假中,

大多数小志愿者已经在上次的义卖中倾囊而出了,这次卖什么呢?

他们想到了从甘肃带回来的那些标本,那美丽的蝴蝶,北京鲜见的腮叶金龟子,一定会受到欢迎的!

当小志愿者们用打扮一新的昆虫们换回货币时,它们成为了英雄的金龟子!

因为它们曾经参加两场为甘肃渭源县选道小学举办的标本展,并且捐书2000余册,建立了图书室,10所学校的2000多小学生受益。现在它们又为玉树捐了躯,虽然他们是害虫,但在小志愿者联盟——它们是英雄!

 

当所有义卖所得换成了投影仪和学习用品以后,摄影师程序叔叔帮我们带到了玉树希望少儿之家——一所孤儿院,

当我看到反馈回来的照片时,我爱上了他们。

 

9月的北京还细雨绵绵,玉树却已经大雪纷飞啦,

孤儿院的孩子们需要棉鞋、棉袜……

小志愿者们再次集结,拿出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

41位小志愿者们的滚烫爱心化作一双双长着长毛的袜子和鞋子装进行囊。

 

玉树,

海拔3800米,60%的含氧量,催毁式地震,一切都百废待兴,缺衣少食?

距西宁800多公里,乘巴士要14、5个小时,沿途冰雪封路,路窄道滑,有多少志愿者牺牲于救灾途中,

飞机每天两班往返,去时6折,回来全价,还有一下飞机的适应成了最大的问号,

但如果乘早班机到达后,万一不测,可乘下午航班即刻返航,总不至于客死他乡吧,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真的就是经过了生死权衡,最后终于跟朱滢玥一起踏上去玉树的路。

 

从西宁到玉树的景色真是与众不同,1个多小时的飞机不舍得眨一下眼睛,层层叠叠的山和层层叠叠的雪,还有萦绕的云和神秘的雾,载着莫名的冲动飞往那天堂……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下了飞机,还没觉到有什么不同,一股清爽的空气和洗涤心灵的清风把一切都搞得那么纯净,仿若世外。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进了室内,慢慢开始感到眩晕,他们是怎么搬行李的,我是如何走出机场的,已经都不记得啦!

只记得在寥寥无几的接机者中有2个模糊的身形向我们招手,并喊着“非比!”我想没错了,就摇摇晃晃地跟着向外走,“意识”可能是清楚的,但身体确实是“迷茫”的……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玉树机场很袖珍,却很灵动,置身如此,这里会是灾区?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扎着个发髻的就是被光光摄影师称为藏区最美丽的志愿者——卓玛,确实美丽,可能是先前已知道了她的故事,所以对她充满了敬意和爱戴,其实她是不太善于言辞,只是憨憨的看着我们笑,领着我们走,认真地回答着我们有时自己都感觉可笑的问题……

    参考博文:玉树最美的志愿者卓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e31d10100irzg.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e31d10100it2q.html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塞了满满一车的东西和人,这是41个小志愿者为玉树希望少儿之家的孩子们买的棉鞋、棉袜和鞋垫,还有其它的过冬衣物……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一路上看到很多的白塔、彩旗……那是宗教的标志吧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走在高速上,偶尔还可以看到沿着路中间线一路跪拜、叩长头去拉萨的人,真佩服他们的虔诚之心和坚韧的意志,任凭飞驰的汽车在身边呼啸而过,却丝毫不能动摇和恐吓到他们跪拜到目的地的决心。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远远的看到山脚下一排排红色的房顶,那就是禅古村,第一批交工的民用房。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这里曾是结古镇的一所三星级宾馆,虽然已经倒塌,还可以看出当年的华美堂皇,现在已经列为“地震遗址”禁止拆除了。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前面逐渐驶向原来比较繁华的街区,路开始变窄,颠簸,商户和行人多了起来,帐篷满眼及是,这才相信,原来真的是到了地震灾区,到处尘土飞扬、残垣断壁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好像还没彻底清醒过来,就一路到了终点,歌声和欢叫声响成一片,原来程序老师带着孩子们已经早早的等候着我们了,车子还没有停稳,孩子们就高兴地叫起来,听不懂说的什么,但已经被感动着冲下车来,脚跟还没有站稳,还没看清楚如何,就被人包围着,往脖子上挂了很多的哈达——当然是他们欢迎完,我才醒悟过来刚才发生了什么……我把这归结为高原反应引发的反应迟钝,其实也是没有经验吧,下次肯定不会这样啦哦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来客人啦,阿妈比孩子们还高兴,她怀里抱着的就是地震时只有4个月的小孤儿,那时9个月了,我们可是有很多礼物送给她呢……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希望之家的5间板房,就算是灾区里最好的房子了,就因为是“房子”。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简单的欢迎结束后,孩子们就自觉地拿着书去读了,这些孩子都是地震后来的,还没有办理学籍手续,所以暂时不能上学,也是因为没有班车,听说深圳狮子会捐了辆大车给他们,等车到了玉树,这些孩子也可以去上学了。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看,这可是原汁原味的帐篷,看着新鲜吧?

住起来可就另一番滋味了,

首先没电,即使白天,帐篷里也不光明,到了夜晚,简直就是伸手不见五指,

看到右上角塌上的那棵节能灯泡么? 每晚我们的程序老师就是用小型的发电机点亮这个灯泡导她的那些珍贵照片;

图片上的亮光部分基本就是透风的地方,夜晚风声呼啸,寒气逼人,

第一晚我家爸爸的腿就抽筋了,这可是他第一次体会那种酸痛.第二天就有些瘸了……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最后也只好去男生宿舍住了,他很自觉的选了张门口的床。只要有人进出,风和寒气就紧跟着人进入,一点儿也不客气。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孩子们每天早晚都会清扫地毯,虽然只有薄薄的一层,颜色都褪掉了,铺在砖头地面上,这可是方便又实用的,晚上,孩子们在地上叠衣服、叠被子,有时也在上面嬉戏,有的孩子会叩完长头才睡觉,总之,这块方毯给了孩子们更多的自由空间

摆放整齐的鞋架上,每双鞋都已经很旧了,大多都有破损的地方,但据说其实因为孤儿院的孩子们有人捐助,所有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物质上还是要好于一些牧民的孩子。但也就是如此啦,心里酸酸的。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当时(2010年10月2日)我们去孤儿院的时候,孤儿院在紧邻结古镇主路边的一个坡地上,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面对的就是结古镇的主镇。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卓玛老师的家在坡地的下面,是2间帐篷搭起的一个地方,住着她和妹妹罗松及他们的父母。现在孤儿院主要有阿爸和阿妈打理日常事务了,就是阿爸负责接送孩子们上放学、采购。阿妈负责带领大孩子做饭,照顾年龄小的孩子,而在阿爸阿妈来以前,这些事情都是由卓玛的妈妈去做的,当然以前没有班车,因为地震前住在镇上,孩子们可以走路去上学,现在距离远了,而且很多车子施工,非常不安全,他们就以每天150元的价格包了辆面包车(松花江微型那样的车)接送15个孩子上放学。

卓玛和妹妹罗松本来都是在上海工作的,因为这次地震他们也特地赶回来帮忙。卓玛是建筑工程师,有自己的私家车。罗松已经4年没回玉树了,这一次也很不适应,主要是海拔高,她也喝了半个月的红景天才感觉好些。条件艰苦自是不必说了,后面一点点道来吧。她们能放弃优越的生活,坚守在那里,真的令人敬佩!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要到卓玛家里做客,需要下去这个45度角、4米来长的斜坡,下去容易上来难,每次回来的时候我都要坐在台阶上喘息半天,所以,她的家,轻易我是不敢下去的,实在不行,就站在坡上不文明的大喊,有时根本无人理我,有时喊出来老爹老妈,也依然不懂他们说的什么。

哦,他们的帐篷是没有锁的,他们也从来不担心会丢失什么,或者是进来坏人,就连一贯胆小的朱滢玥在那里都可以一个人起夜到外面,可谓是安全至极了。这种“安全”却与周围的嘈杂环境,来来往往的车辆共存着,也令我感叹!比起大城市满眼的窗户栅栏来也真是天壤之别啊,可是玉树的另一种危机也无处不在……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这些去机场接我们的司机(卓玛的朋友),他在小碗里揉着粘粑,边揉边吃,一副享受的样子,我尝了一点儿,但朱滢玥很喜欢吃,是用青稞、奶渣、奶酪、砂糖和奶茶活和成的,非常有营养,是他们的日常食品,我偷偷算了算,价格很贵哦,孤儿院的孩子们早上也吃这个,年龄小的孩子还要加肠内营养粉,这些以前他们在自己家里不一定能吃得上呢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进到卓玛和罗松老师的闺房,感觉很温暖亲切,老阿妈盛来自家酿的酸奶,端上麻花、月饼等小吃,朱滢玥可是过了嘴瘾。

帐篷很小,摆满了东西,老阿爸阿妈的房间里有个21寸的液晶电视,可以感觉到以前的富足,但现在一样都无用武之地,因为经常没电!晚上我考察过,无论哪个帐篷,或是板房,与10月初的玉树天气较量的话都是冷,就是冷啊。
玉树,天边之城 <wbr>系列报道1
在卓玛家参观完已经中午了,我们跟随程序老师进镇子,去看地震后的情况。

请关注下篇

相关博文: 小志愿者联盟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aozhiyuanzhe2009

 

玉树,天边之城 系列报道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8494b0100nbjg.html

                    系列报道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8494b0100nky2.html

                     系列报道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8494b0100nlgc.html

                    系列报道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8494b0100nn20.html

爱聚玉树  情暖八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10cea0100mqam.html

玉树爱心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10cea0100mg7l.html

玉树,我们来了(视频):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10cea0100lwj5.html

北京,我从玉树回来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10cea0100lwj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