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带上她的眼睛》评课稿

(2018-07-21 09:30:15)
标签:

转载

分类: A3项目实施B6形式多样

                                          《带上她的眼睛》评课稿

         瓯北四中  吴春香

《带上她的眼睛》是刘慈欣的一篇科幻小说,故事不复杂,可是构思巧妙意蕴深刻,这是一篇披着科幻外衣的现实小说。如何让学生在短短一节课里,领悟文章妙处,体会作者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是设计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胡孙老环师先让学生说故事梗概,再对比作者情节设计,接着让学生找出文章在小姑娘言行举止上种下的悬念,并揭晓谜底,这样很好地解决了“悬念”这一大文章特色。为了更好地领悟文章主旨,胡老师又让学生说感受,谈谈对小姑娘故事的认识,并和文章另一主人公“我”进行对比,为最终领会作者写作此文的深意作了铺垫。胡老师这节课导入设计比较新颖,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刘慈欣其人其作,可谓是“一举两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发现刘慈欣的作品标题都很有意思,像《朝闻道》、《三体》以及本文,都能轻而易举地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胡老师从标题入手,可以说是找到了能撬动全文的一个支点。

课堂总是遗憾的艺术,首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编者已经给出例子,做批注,提质疑,胡老师也意识到这点,遗憾的是在品读1-24段这一环节,胡老师在此处缺乏学法指导。其次,带有强烈为科学献身的古典主义思想的情节,在这篇文章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女主人公虽然面对永远被封闭在地心深处的残酷现实,仍然展示出动人心魄的大义和大勇。这就是科幻世界里的人文情怀,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原因,这一环节就没有得以落实。

作为一篇自读课,胡老师的设计是不是“教读”的痕迹重了点,怎样体现自读课的特点?自读课应不应该要抓语句品味语言?对于这些问题我有些困惑和茫然。

1、旁批问题的提出要更明确化,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自读课文中注意旁批的阅读提示

2、以伏笔手法为主要教学目标,其实也给教学带来许多局限,如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凸显出来;人物作为任何一篇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对其解读还是有所欠缺……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速稍快;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较低时,教师要重复语句的所在位置,同时也要及时肯定、评价学生

4、教师自己讲得比较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如能把找伏笔换种表达,当一回柯南找其中的蛛丝马迹,也许课堂氛围会更活跃一些,学生更敢于说。

5、最后布置的续写作业对于1班的学生还是比较难的,学生很少能当堂完成,本来准备的续写展示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展示出来。在课后检查这一作业时,果然大部分学生完成的质量不是很好,换而言之,这样的续写可能并不适合1班的学情。

      教是为了不教”,在自读课上尤是如此。如何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目标合适的、有足够的自学空间的、效果良好的教案学案,教师对新教材要有新的思考,新的摸索。

                                                                                                                         2018.6.12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