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古镇杨柳青,品北方好风情
标签:
杨柳青年画张王耀东旅游文化 |
分类: 随笔 |
席间,王耀东、刘荔老师再次在我面前唱起了他们夫妇自己作词作曲的《沂蒙山之歌》(临沂市市歌)。邰老师听了很感动地说:“二老琴瑟相和,这歌唱的真好。”刘荔老师说:“我们年纪大了,嗓子不如以前,没有走调。”我说:“我听了这首歌脑海里就会回响《英雄儿女》电影的主题歌,一辈子都是美好的回忆。”
可时间过得快,已经是下午三点,按照导航开回北京宋庄大巢艺术区大概是晚上十点。半年多不在家,我想肯定沙尘满地,需要打扫等等。
在河北滨州服务区休息时,我觉得有点累。于是想:还是中途休息一晚,明日回家,白天也便于爱人有时间收拾,选哪儿休息呢?我自然想到杨柳青,也想圆一下过去旅游的梦。
在杨柳青荷花酒店住了一宿,我们夫妇早早到酒店餐厅吃早餐,七点半就开车去杨柳青古镇景点。从古镇景点区的牌坊处走进去,如意大街上的门店紧闭着。街道上、巷子里都冷冷清清的,几乎没有一个游客,只有环卫工人在做打扫。我向一个环卫工人询问了一下,她告诉说九点以后门店才会开。
虽然街道冷清,却是观赏街巷墙壁上砖雕的好时光。杨柳青砖雕有300多年历史。旧时杨柳青民居门楼、影壁、山墙、房屋都有砖雕装饰。图案包罗万象,它们反映了时代特点和民俗民风。
杨柳青古镇砖雕以 “津西第一宅”石家大院为代表。过去石家共占胡同十余条,四合院近百座,其墀头、额楣、山尖博缝均有精美的砖雕。我们看了两个胡同里的砖雕,式样繁多,无不精细,秀丽,耐人回味。
又问了一个环卫工人,我们找到了景点--石家大院。过去石家大院分为四堂: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现存的石家大院仅是其中“尊美堂”的宅第。
在石家大院大门前,一个保安告诉说:八点半开门。我看了一下手机才八点钟,早着呢。
转身,我们看到旁边的古运河公园立有一个金光闪闪孩童,这个塑像是两面像,没有背面,只是正面的微笑。我看到对面写着“元宝岛”,我孙子郭一陈小名叫“元宝”,忽地我猜想这个金光闪闪的孩童也叫“元宝”。听了我喊出:“元宝”两字,我爱人邢志玖与我相视一笑,赶紧取拍了两个镜头。
运河上横亘着一座白色石桥,河道边有休闲厅廊,公园小广场有一群中老年妇女随音乐起舞,休闲廊亭里有人在敲鼓、拉二胡、吊嗓子,河边小码头静静地躺着有十几条游船……观看了一阵,半个小时过去了。我见石家大院售票处开门了,连忙去购票、检票。
进入景点,眼前是一条狭窄而长长的甬路,这是大院的中轴线,甬路上有5座门楼。从南向北,逐渐升高,寓意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门都是3级台阶,寓意为“连升三级”。
甬道左侧石家花园,环廊、奇石、曲水、方亭、绿树赏心悦目,自成景色,我让爱人走过去,为她选了一个构图拍了一张照片。
甬道东西两边各有五进院落。东院为内宅,有内账房、候客室、书房、鸳鸯厅、内眷住房等。甬道两侧还陈列着杨柳青剪纸、年画、泥塑、木雕等作品,很是精细精美。
进入西院,有个大戏楼。戏楼内宽敞华丽,其中花灵格扇、桌椅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细刻,极为华贵。这儿可供近百人听戏,据说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余舒岩、孙菊仙、谭鑫培、龚云甫等民国时期在此唱过堂会。它是北方最大的封闭式民宅戏楼。最近二十多年《金粉世家》、《京华烟云》等几十部电视剧也在此戏楼拍过一场场戏。见戏楼里没有游客,也没有服务员,戏台中心的演员表演台甚是有趣,趁没人管,我们夫妇落座,拍了一张合照留作纪念。
内宅院落“小姐闺房”“财房”“佛堂”……一扇扇房内都有独特的精彩,不过院里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陈列馆我觉得多余,尤其反腐展览厅设在里面与整个大院古色古香的味道很不协调。但从残存的府邸里,我还是窥见出这“华北第一宅”的美妙。
走出石家大院,爱人邢志玖问:“我们现在去哪儿?”我回答说:“参观完石家大院、古运河,杨柳青的年画也是我们必须看的东西,这是杨柳青古镇典型的代表。”
景区内有一条街上三十几个店,一半店开着,全部是卖年画、剪纸、泥人的。进了几家店,我看看年画的图案大多数差不多,没有多少新意。店老板热情说他们的年画如何的棒,鼓动我们买他的年画,我说:“我们第一次来,先再看看。”
转到另一街,看了有一个“年画张”的店,进店一看里面的年画尺幅大,内容丰富,人物造型精美生动。于是我与店里的小张老板攀谈起来,他热情地说:“如果郭老师你对天津年画想深入了解,可以到我们‘年画张’艺术馆去看看,可以与年画工艺大师张克强老师交流”。
按小张老板提供的地址,我真的去找张克强老师,张老师不在馆内。年画馆的店员打电话联系了他,我们简单地交流了几句,张老师便开车来到艺术馆,并带我去他的工作室详细交流,这次交流,我觉得天津杨柳青年画是一门很精美的艺术,张克强老师与他大哥张克森老师在年画探索上的故事值得一写,而且应该写专门的文章介绍,那样才可以让博友、微友们更好的了解杨柳青年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