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泰山后山千年古道,寻圣迹记
(2019-05-23 17:23:56)
标签:
讲书堂村药乡森林公园韩家大院牛山口村大津口乡 |
爬泰山后山千年古道,寻圣迹记
2019年4月至5月,是我潜心研究孔学、齐鲁文化的高潮期。朋友刘建在5月18号微信上告诉我,他在泰山后山药乡森林公园韩家大院,与泰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韩圣国策划一个有关启动泰山孔子讲书堂文化项目,希望我前去指导与参与。
我立即上网,查了一下百度地图,了解了药乡森林公园、讲书堂所处的(泰山地区)方位。
又从网络上询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得知:孔子讲书堂,位于泰安市大津口乡牛山口村最北部,与齐长城遗址相邻,此处三面环山,一面临谷,地势险峻,环境幽雅。据传,春秋时期孔子35岁时,他带一群弟子游学去齐国。他们经过从泰山后山较平缓的大津河口(现大津口乡)来到牛山口(现牛山口村),沿着古道北上,欲翻越山岭去齐国。走了十几里山路,沿途杏花满谷,花香扑鼻,流水潺潺。爬到半山腰一块平坦之处,有几家农户。山坡上有一棵高大的杏树,树下甚是阴凉。孔子就决定让弟子们边休息,边向他们讲学。后人便把大杏树之处称为“杏坛”,山坡旁的村庄也取名为讲书堂。孔子“和为贵”的思想也熏陶了山民,这一块地方民风淳朴,子孝父慈、邻里和睦、路不拾遗,从此讲书堂的村名流传千年。
山东省文化的三个核心:孔子思想、泰山精神、齐鲁文化。这个讲书堂与此都有关联。我突然兴趣大增。决定放下手中的事,第二天就去看看究竟。
5月19日早晨6点,我就从北京开车出发,直奔药乡森林公园。从京台高速到济南环城高速,再到103国道,在仲宫加油站加满了油,继续前行。起初,我觉得路况不错,平坦和缓,路边的村落绿化景色也比较好。走了十几公里,手机导航几次让我觉得快到了。但走完一段路程,一转弯又是一段新路程。突然,我看到十八盘村的标志时,心里开始嘀咕,这是要走盘山公路了呀!我开惯了平路,没有开过山路!一咬牙,还是按导航继续开上去,越来越高,虽然有几处稍微陡峭的地方,但也不惊险,我的车技还能与别人会车。到中午十一点四十分,如期到达山顶的药乡森林公园西门。
公园里一般的汽车不可以进,门卫让我打电话。接通了朋友刘建的手机,一会儿后,他与老韩(韩圣国的父亲)开着摩托来接我。开进森林公园约一里半路,来到一处依山而建的房屋,韩家大院。
韩家大院有两个院落,一个院落由韩圣国家人所住,另一个院落有餐厅和民宿。这一天,正巧是当地的槐花节,济南马拉松登山运动会,森林公园里里外外很热闹,韩家大院的餐厅坐满了人,连外边槐树下阴凉处搭的临时餐桌旁也坐满了人。得知马拉松运动会,我才明白为什么在十八盘村路上能看到陆陆续续的跑步者和骑自行车的人。
品味了特色的玫瑰花、槐花做的农家饭菜,我在床上休息了一个多小时。由于,韩圣国有事去了青岛,老韩开着中巴,带刘建、韩圣国的母亲尹序俊女士和我一起下山。
从森林公园西门左转,一路开下去,坡度比我来的山路陡峭的更厉害。半个多小时到了牛山口村,老韩开车返回。刘建说我们将这儿爬山,目的就是让我体会从千年古道爬山的滋味。
尹女士带我们绕过牛山口村的文化广场,走上了一条小路,她说过去讲书堂村的一代代老人都是从这条路上山下山的,当地人称这儿是北台沟。现在有了大道,她也有十多年不走这条山路了。
说话间,尹女士还从路边的柴草堆里,选了一根树枝给我当拐杖。我说:“我能爬山,不用吧!”
她说:“郭老师,路很长,你撑着走,要轻巧一些。”
她与刘建也找了两根临时拐杖,一路向上。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而且奇形怪状的石头不少,尤其我们看到一处像武士般的巨石,像蟾蜍般的怪石,等等,一路上惊叹不断。也看到古道上有几处废墟的牛栏和小房子,看到几片四叶参、黄精等药材的园地。
走走停停,景色真美。尤其来到大瀑布处,尹女士讲这儿雨季时瀑布很壮观。现在无水季节,我们坐在瀑布下的巨石上休息,背景很美,尹女士为我拍下了照片。我想北台沟不仅有山石的自然之美,有许许多多的药物景观,也有圣人孔子留下的足迹。这一条山沟在未来可以让游客得到与别处不一样的品味。
而在瀑布北侧,尹女士在山崖旁拨开一个草丛,说:“你们看这块大石头下有一个泉眼,这儿的水常年不枯的。”
如此之高的山沟还有自然之水,如果稍微搞一下,可以供游客在此处休息。真可以作为爬山登高的中途站。
我们从下午四点走到七点,终于到了讲书堂村,这儿有几家人放养着几百只营养价值特高的黑山羊,有长毛的、短毛的、大耳的。泰山黑山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吸的是天然氧”,所以,它们具有药膳和滋补的功能,被当地人称为“百草丹” 。
老韩早就在讲书堂村村口等我们,一见面就问我们累不累,需要不需要坐车回韩家大院。我说不累,尹女士说:“我还没有带郭老师看杏坛呢,等会儿我们走回去,让郭老师再看看山顶之景。你早点回家准备晚饭吧!”
随尹女士走上侧面一个山坡,来到一颗老杏树下。她告诉我这儿就是孔子讲学的杏坛。
哇塞!站在大槐树下让人胸襟豁朗!眺望四方,岱山历历在目,群山竞秀,北台沟在脚下隐隐约约,又是一番迷人的景色,怪不得孔子先师会选择这儿做讲坛。
观赏了良久,要不是天暗下来了,真不舍得离开。
我们又随尹女士不走山路,高一脚、低一脚地在树林里往山顶直奔。走到山顶,看了看山下,才知道这样直道向上,比起弯弯曲曲的山路来,省去了一半的路程。她指着远处的讲书堂村说:“你们看讲书堂村三面都有山,一面临谷,这是多好的地理位置啊!”还指着山顶的一块凹处说:“这儿冬天三个多月都是厚厚的雪,这条山谷可以滑雪,滑到讲书堂村。滑雪下山别有趣味啊……”
她的话又吊起我另一番情趣,真想以后冬天来泰山后山,品味不同的冬景。
又沿着树林,随尹女士走下山坡。她用拐杖探着草堆,选硬的地方走,三拐两转地我们看到了对面的韩家大院,灯火一片,静雅别致。我们迅速走过去,终于结束了这半天寻圣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