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发)【四大名捕大结局】诸葛正我败安老爷之探究

(2014-12-23 20:02:26)
标签:

文化

影视

 

 

    有朋友觉得大战最后,安老爷败的非常蹊跷和搞笑,为什么之前击败了捕神柳大人、吸尽了诸葛正我的毕生功力,又以一人之力大破四大名捕合力,几乎处于巅峰状态,天下无敌。怎么被功力全失的诸葛正我用一根发簪戳破了手掌,整个人就癫狂起来,被冷血和无情所杀?是不是很奇怪。
    我呢,对于武学一窍不通,而且我也不认为《四大名捕》那是武学。那竹子我就另辟蹊径,从中国古老的朴素哲学(请无视我瞎起名字)上找一下答案。从哲学的角度上切入,谈谈竹子的想法,多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达人和大师指点。
    首先,我们先确定一下《四大名捕》对于那些五颜六色的武功的定义,我想应该是所谓的。因为第二部开头,诸葛正我与捕神在下棋的时候,说:我们练功所修的,无论有多大,都不能跟天地相比,这一句话,可以证实我的想法。
    其次,论证了,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诸葛和安老爷的武功路数。
    其实这两位都是大宗师,都有一番惊人艺业,他们两个的对决,其实也是我来看《四大名捕》的动力之一,主要是想看看陈嘉上怎么安排这场大战的。
    先说诸葛正我。诸葛正我在第二部指点捕神时,用杯子和水的比喻,讲解学东西要会放弃,一放弃。心就通了,心清明,无杂念,心清明,百脉通,能动用的力量不可限量。,其精要,旨在一个,只有先放弃才能达空虚,才能不断的吸收新的东西。所以他总结自己的功法,就是功力不是自己的,是借来的。而且在第二部中,借追命之口说先生从来都不带剑,那就说明诸葛先生已经到了不拘泥于器物,草木竹石皆可伤人的境界,特别是第三部中,红衣人偷袭神侯府,铁手追命跟众人搏斗,诸葛还在那里悠闲的涮火锅,之后用一片藕片,就削断了小头目的钢索,把敌人吓得赶紧跑了。
    在这我多说一句,诸葛指点捕神,为什么一句心通了,捕神就自己悟出了那个所谓的剑气,虽然最后败给安老爷,但毕竟捕神已经步入宗师殿堂了。万籁声老人说,真传一句话道出了真谛。其实如捕神这样的高手,练功基本已经到头了,没什么可练的,就像诸葛正我说:无论何门何派,修的都是心,往上能到哪里,全靠自己。,意思就是无论学什么,技术也好,艺术也罢,一靠先天之分,二靠后天努力。捕神自己已经修到自己的顶点,再想前进,要么是在实战当中,在生死之间,自己去悟,自己去理解;或者,就是能有一个像诸葛一样的大宗师,给予敲打和指点。不用多说,一句足矣,最后具体能出来什么样的结果,就看捕神之前所积累的武学功底以及捕神自己所体悟多少所能决定的了。
    诸葛正我说完。我们再看看安云山安老爷。安老爷的功法,颇有些北冥神功的味道,其实更像是吸星大法。他在干掉捕神的时候,就是把捕神所化剑气纷纷绞碎吸收,之后一掌毙命。特别是第二部安老爷甫一出场,就吸走了一位侍女的……我也不知道是精血还是功力,一开始我没看懂怎么回事。之后,第三部初战诸葛正我,吸走了人家毕生功力;皇宫大战四大名捕,又把人家四个功力吸走了。综上所述,安云山的武学要义,旨在一个!越多越好,来者不拒。
    好了,捋顺了两大宗师的功法,我们基本可以解释,为何诸葛正我一根发簪破安云山。有人说那是因为,毕竟那个发簪是娇娘的信物,当然了,不排除这个因素,但主要因素肯定不是这个,要不然,无情和冷血早就把安云山灭了,还轮到诸葛。
    诸葛正我说安云山贪得无厌,吸走了众人功力,各门各派互不兼容,在其体内四处冲撞,肯定活不了多久,这一点,可以从安云山最后发的大招中看出来,一片黄光是安老爷自己的功力,中间那片纯蓝是诸葛正我的功力,最中心那一片五颜六色的是冷血、无情、铁手、追命四人的功力,整个大杂烩。而诸葛先生说自己是:一无所有,一定是最厉害的,这一点不难理解,你是否还记得,神侯府正堂,那副挂在正墙的匾额,上下联分别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横批是一无是处,意思就是一无所有,就是。如果还不能理解,那可以看看金庸在编《九阴真经》的时候,借用了《道德经》的话,写出了《九阴真经》开篇的总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原意就是天道规律,损去多余的,补充不足的。所以,(要学习天道,就应该知晓)空虚可以战胜实有不足可以战胜多余看到这,相信各位应该明白诸葛先生为何信心满满,自信能打败巅峰状态的安云山。
    再看安云山这边,其实他当时就像是一个涨到极点的气球,体内各家各派的互不兼容,可能安云山并不能在当时控制各家各派的气在经脉里四处冲撞,或许时间一长能够自行消化。而气球这个东西,大家都有共识,气球吹得越大,皮就越薄,达到顶点,一戳,不是而是,所以当诸葛先生用发簪戳破安老爷的手掌,皮肤一破,体内乱走的真气一下找到了出口,不断的向外泄,当时伤口较小,但后来冷血用皇上的剑刺中安老爷之后,那他体内的真气就如同大江决口一般四散外泄,所以最后安老爷身上散出各种颜色的气,最后爆了,落了个死无全尸。
    但是有一点我也搞不清楚,最后为什么诸葛正我在安云山攻击的状态下,依然能够靠近安云山,这一点可能需要高人指点。
    总体来讲,我觉得陈嘉上导演的思想还是很有哲学意味的,但是可能是要想一想。当然了看电影嘛,主要就是过瘾。至于里面的内涵,见仁见智,各说各话。
    到这我再多说一句,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那么,人是否要学习天道?是否要把自己弄成空虚?我觉得大可不必,其实人只要想空虚,两年啥也不干,马上就空了。因为老子接下来还说,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看穿了人性的自私,也就没什么特别的了。
    好了,讲完了,一点点镜头,居然扯了这么多。最后再扯一句,看过司徒剑桥的漫画《四大名捕》没有,有没有觉得电影中的特效很像漫画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