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爆米花机 |
分类: 西藏十年 |
这种老式的爆米花机,它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大炮手摇爆米花机”。
现在,利用各种新式爆米花机制作爆米花方便快捷,在家用微波炉制作爆米花也只需要几分钟,但这种老式爆米花机还是大受欢迎,很多人都觉得老式爆米花机爆出来的爆米花才是最香的,别的任何工具都做不出这种“儿时的味道”。
老王和他的电动三轮车所到之处,总是散发着淡淡的爆米花香。
三年前,他带着老伴从安徽阜阳来到拉萨,没有任何可以谋生的手艺,年龄大了也干不了建筑工地的体力活,于是就买了这个爆米花机。
他上午一般休息,下午才骑着三轮车到各个小区门口摆摊卖爆米花,一天换一个地方。每到一处,他首先把现成的爆米花摆在三轮车车厢边上售卖,然后才一件件搬出做爆米花的工具:炉子、鼓风机、爆米花机、麻袋等等。
本来需要手摇的爆米花机,经老王改造之后,可以自动旋转。他在架子上安装了一个电动机,接上电动三轮车的电源之后可以旋转,而爆米花机就套接在电动机上。
每次做爆米花都会发出“嘭!”的一声巨响,同时一团白烟升腾而起,响声之大足以令旁边毫无准备的人大吃一惊。而伴随着巨响的是浓浓的爆米花香,无论是响声还是香味,都足以令行人驻足,特别是孩子们。
其实,这种爆米花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常见,师傅每到一个地方,人们就从家里装一些玉米,花点钱请师傅做成爆米花。嘴馋的孩子们总是围在旁边,眼巴巴地等着那巨大的一响。这是很多人记忆中“儿时的味道”。
老王做爆米花的原料主要是玉米和小麦。他有一个量杯,一杯原料做成爆米花只要4块钱。
量好原料之后,第一步是加一些水。由于西藏比较干燥,原料水分含量较少,需要加水增加水分。然后倒入爆米花机的“黑葫芦”内,如需要甜味,则加入少量糖精(据老王说,不能加白糖,因为白糖受热后会粘在里面)。
接下来就是将爆米花机放在炉子上烤。由于有鼓风机和电动机,老王往炉子里加好煤之后就可以不用管了,一边抽烟一边偶尔关注一下爆米花机上的压力表。
老式爆米花机实际上是一个压力容器,加工原料(一般为玉米、大米、蚕豆、黄米等常见谷物)放入机内,盖好机盖,用加力杆和加力管共同用力,旋转机头螺杆对机盖加压以利密封。将爆米花机架到支架上,下方用较旺炉火加热,同时通过摇手转动爆米花机(老王用电动机使爆米花机可自动匀速旋转),使机内原料均匀受热并软化。
由于受热,机内压强慢慢升高。几分钟后,达到所需压强时(不同原料需要的压强不同),老王停止加热,将爆米花机扭向一侧,机口用麻袋罩住。他将加力管套在小弯头上,用力扳动小弯头,使之与大弯头的搭扣松脱,这样在机内压力的作用下,机盖打开,机内的高温高压气体连同加工原料一起喷射出来,发出巨大的声响。喷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压强迅速下降,使得谷物内部气体向外迅速扩张,由此谷物便被爆开了。
被爆开的谷物除了少量飞溅在地上,绝大部分都装在麻袋内,麻袋末端有一个开口,很方便将爆米花倒出来。
到了下班时间,回家的人越来越多,老王的生意也渐渐好起来。等到夜幕降临,老王才会收拾摊子回家。家里,老伴已做好饭菜,在等着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