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2010-04-30 07:25:58)
标签:

西藏

俊巴渔村

牛皮船

牛皮船舞

旅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2008年,俊巴渔村的“郭孜舞”(即牛皮船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小的牛皮船,是俊巴村人的打鱼工具,也是他们劳动之余跳舞的道具;如今,牛皮船和牛皮船舞又成为俊巴村旅游开发的热点。牛皮船,承载着俊巴村的历史和未来。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俊巴村(即曲水县茶巴朗村俊巴2组,以下简称“俊巴村”或“俊巴渔村”)是拉萨地区唯一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村落。“俊巴”,藏语意为“捕手”或“捕鱼者”。在地理位置上,俊巴村位于拉萨河最下游,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历史上,俊巴村交通闭塞,耕地稀少,打鱼曾经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以打鱼为生的俊巴村人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渔文化。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扎桑老人今年73岁,他是村子里唯一的一位“阿热”,“阿热”是牛皮船舞中的领舞者。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跳牛皮船舞时,“阿热”手执“塔塔”(用竹杆做成,竹杆上缠绕着五色经幡),唱着歌,跳着舞,另外几位(一般是4—6人)舞者看着“阿热”的动作,背着重约三四十公斤的牛皮船,用同样的动作跟着“阿热”跳舞。大家动作整齐,船浆击打船舷的“咚咚”声不绝于耳,既轻盈又凝重。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跳舞之前,要穿上氆氇。细心地为亲人系好带子。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笑容满面。幸福。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跳牛皮船舞是男人的事,这位阿佳兴致不错,示范一下。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在俊巴村的几天中,跟着村民一起去雅江打鱼,看着他们背着几十公斤重的牛皮船去江边,又从江边背到公路上,你就会明白,牛皮船舞是俊巴人在单调繁重的劳动之余的一种自娱自乐。常常是在打鱼之后,几个人聚在一起,背着牛皮船,边唱边跳,生活的艰辛在歌舞中变得轻松愉快。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过去,俊巴渔民们每年都要向旧地方政府服长途水上货运的差役,主要是运送茶、食盐、牛羊毛、杂货等。从拉萨东部的墨竹工卡县到拉萨或是山南的沃卡,共有二三百余公里的水路上都可以看到牛皮船的活动。牛皮船只能从上游漂到下游,不能逆江而上。到达目的地后,船夫们将牛皮船晒干,扛在肩上背回出发地。

 

长年累月在江上漂流,唱牛皮船歌,跳牛皮船舞,逐渐成为船夫们一种独特的娱乐方式。船歌有两种,一种悠长而舒缓,如江水远逝,如白云悠悠,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这种歌是船在壮阔的江面上飘忽行进时唱的;另一种是号子,那是船夫们与风浪拼搏时发自肺腑的呐喊,短促而热烈。有的仅仅是无字歌,高低起落,与波涛合拍,甚至融为一体。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牛皮船舞起源于“仲孜”(牦牛舞),跳牛皮船舞时的很多动作,具有“高原之舟”——牦牛的特性。整个舞蹈铿锵有力,粗犷朴实。牛皮船舞由边唱边跳的“阿热”和身背牛皮船并击船发出声响为节奏跳舞的船夫合作表演。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在俊巴村外的一片草地上,扎桑老人和三个年轻人一起表演牛皮船舞,村子里的人都围拢来凑热闹,他们因为太熟悉,所以每一点意外都让村里人大笑。跳舞的年轻人也是娱乐为主,表演得不是很认真,经常出现动作不统一的场面;只有领舞的扎桑老人认真地唱着跳着。扎桑老人只唱了两三首歌,三个年轻人就已经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其实完整的牛皮船舞分为4段。第一段叫“述道白”。由一位叫“阿热”的领舞者道白:“神牛观顾俊巴村,东山上面吃青草,西山脚下喝清泉,在草场上面打滚嬉戏,在牛圈里面练习角斗。”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第二段叫“仲孜”(即牦牛舞)。船夫们首先在“杂昂!杂昂!杂昂!”的击船声中跳起牛皮船舞,同时,“阿热”边跳边唱《祝福歌》。

 

第三段叫“挑哈达”。“阿热”唱《祝福歌》并从藏袍里取出哈达,边跳边放在沙地上,牛皮船舞者们边跳边向前弯腰,用背着的牛皮船的左右上角从地上挑起哈达。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第四段,唱《祝福歌》,歌词大意是:“我们在此相会,但愿经常相会,经常相见的人们,祝你们身体健康。”唱完后“阿热”领头向观众行礼下场。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扎桑和三个年轻人表演的牛皮船舞还没有结束,天空刮起大风,满天沙尘,村民们一哄而散。扎桑老人在漫漫风沙中艰难前行,他孤独的身影成为一种象征,正如从历史的尘烟中走来的牛皮船,正艰难地走向未来。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古老的牛皮船制作技艺

 

扎桑老人不仅是一位“阿热”,也是制作牛皮船的好手。在他家的院子里,扎桑老人向我详细介绍了牛皮船的制作过程。

 

牛皮船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在布达拉宫和桑耶寺的壁画中都可以找到牛皮船早期的身影。吐蕃时期的牛皮船是圆形圆底的,估计只相当于现在牛皮船的一半大小,船内最多也就能容纳三四人。

 

制作牛皮船的材料很简单,只用木料、牛皮和牛毛绳。木头主要选用韧性较好的树木做骨架,把经过浸泡后较软的四张牛皮缝合在一起,并将湿牛皮包在木骨架上绷好,用牛皮绳子捆紧、晒干、擦油定型。完成后还要在牛皮缝合处擦抹大量的牛、羊油脂,这样做主要是起到密封和防止进水的作用。最后再配上一对木桨,牛皮船就可以下水了。

 

随着村子里老人们的相继去世,牛皮船的制作技艺和牛皮船舞的传承面临危机。扎桑老人忧心忡忡地说,他是村子里唯一的“阿热”,他希望能够教会一些年轻人表演“阿热”,但是包括他的三个儿女在内,村里的年轻人对牛皮船舞都不感兴趣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俊巴渔村全景

西藏独一无二的牛皮船和牛皮船舞

临走时,扎桑老人在院子里手执“塔塔”,一个人孤独地跳起了舞蹈,没有背着牛皮船的船夫,只有他苍老的身影在轻快地转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