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藏唐卡格萨尔王 |
《岭·格萨尔王传》千幅唐卡画彩绘基地:1000多幅唐卡再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即使有那么一天,飞奔的野马变成枯木,洁白的羊群变成石头,雪山消失得无影无踪,大江大河不再流淌,天上的星星不再闪烁,灿烂的太阳失去光辉,雄狮格萨尔的故事,也会世代相传……”

(图:唐卡《格萨尔出征》)
岭·格萨尔是藏族民族英雄,12岁时他便赛马称王,带领岭国将士多次远征,直到81岁,终于使人民脱离战乱,过上幸福安定的日子。描述其一生传奇经历的著名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格萨尔史诗》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从篇幅来看,已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著名史诗的总和,代表着古代藏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等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

(图:藏戏《格萨尔王》)
《格萨尔史诗》讲述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他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

从《格萨尔史诗》的故事结构看,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在格萨尔降生、格萨尔降伏妖魔和格萨尔返回天界3个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除著名的四大降魔史―――《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外,还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个重要故事和每场战争均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格萨尔史诗》就像一个能装乾坤的大宝袋,一座文学艺术和美学的大花园。它植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沃土,揭示了深邃而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图:甘肃玛曲县民间艺人华尔贡在弹唱史诗《格萨尔》)
1000多幅唐卡再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史诗》

(图:《岭·格萨尔王传》千幅唐卡画彩绘基地标牌)

画师相秋多吉(左一)在与同事们一起搬运制作完成的唐卡。

图:画师们在展示制作完成的唐卡《霍岭大战》。

图:专门负责研制颜料的画师在进行颜料研磨。

图:负责彩绘金描的画师在研磨金箔和金片。作为彩绘重要环节的“金描”必须使用金汁,而金汁则是由大量金箔和金片制成。

来自四川德格县的画师则仁巴登在对彩绘后的唐卡进行“开眼”。作为唐卡制作重要环节的“开眼”是由技术高超的画师对人物眼、眉等关键部位进行描绘。


(图:唐卡《格萨尔出征》)

《格萨尔史诗》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从篇幅来看,已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著名史诗的总和,代表着古代藏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等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

(图:藏戏《格萨尔王》)
《格萨尔史诗》讲述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他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

从《格萨尔史诗》的故事结构看,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在格萨尔降生、格萨尔降伏妖魔和格萨尔返回天界3个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除著名的四大降魔史―――《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外,还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个重要故事和每场战争均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格萨尔史诗》就像一个能装乾坤的大宝袋,一座文学艺术和美学的大花园。它植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沃土,揭示了深邃而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图:甘肃玛曲县民间艺人华尔贡在弹唱史诗《格萨尔》)
1000多幅唐卡再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史诗》

(图:《岭·格萨尔王传》千幅唐卡画彩绘基地标牌)
(图:来自四川德格县的画师贡呷则仁在调制绘画用的颜料。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都是不透明的矿物及植物颜料,这种原料绘就的唐卡可保持数百年色泽鲜艳。)
(图:来自四川德格县的画师贡呷则仁在制作画笔。为达到唐卡彩绘的特殊要求,画笔也是由画师自己制作。)

画师相秋多吉(左一)在与同事们一起搬运制作完成的唐卡。

图:画师们在展示制作完成的唐卡《霍岭大战》。

图:专门负责研制颜料的画师在进行颜料研磨。

图:负责彩绘金描的画师在研磨金箔和金片。作为彩绘重要环节的“金描”必须使用金汁,而金汁则是由大量金箔和金片制成。

来自四川德格县的画师则仁巴登在对彩绘后的唐卡进行“开眼”。作为唐卡制作重要环节的“开眼”是由技术高超的画师对人物眼、眉等关键部位进行描绘。
前一篇:品风花雪月啤酒感受浪漫云南
后一篇:兰州牛肉面在广东的价格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