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ibet52
tibet5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990
  • 关注人气:106,6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里雪山外转:最后一天

(2006-05-12 16:22:38)
分类: 梅里雪山外转
梅里雪山外转:最后一天 (4月15日)

    “清晨,远远的,宁静中听到公鸡在叫"天亮了…"。还不到七点,大姐就进来,开始生火做饭;我生怕她看到我醒来,问候我,惊扰了这温暖幸福的气氛,我假装闭上眼睛,尽情的感受这幸福---当看到一丛丛跳跃的火苗升起,火光照亮四壁,照在大姐亲切的面庞上……阿文心里是孩子般的幸福。”


梅里雪山外转:最后一天
对面的天府饭店,是我们吃住的地方。地上的白线就是赛道。

    昨晚实在太好睡了,倒下就睡着到天明。六点多,外面就人来人往的。又躺了一会儿,七点多才起来,只见外边已有好多人走来走去,也看到好多盛装的马。
    洗漱完毕,吃了一碗面,就等着看赛马,据说是十点开始。四处走,随便拍些照片。

梅里雪山外转:最后一天
呵呵,姑娘们今天可有眼福啦---可以看到这么多又帅又优秀的小伙子,她们的心一定随着奔驰的马儿在飞……

    姑娘们穿着鲜艳的衣裳,挂满各种装饰品,聚集在一起,笑笑闹闹。参加赛马的小伙子们头戴高高的皮帽(据说是狐皮),穿着精神气十足的比赛服,牵着各自的良马,集中在一处,等候组织者的安排。我在人群和马群中穿来穿去,左拍右拍;今天的马儿们打扮得很漂亮,可能它们也知道今天该上场表演,个个踌躇满志。

梅里雪山外转:最后一天
参赛的马儿

    乡政府前的土路被当成了赛马场,用石灰画出白色边界线,并用绳子围起来,禁止观众入内,但仍有人不断出入。越来越接近比赛时间,在组织者给选手们宣布比赛规则后,参赛者一窝蜂向起点跑去,扬起一阵尘土。
    我们一直等到十点多,见组织者乡政府的官员们还站在赛场中间闲聊,不见有开始的迹象。人们热情高涨,我却渐渐失去兴趣:去年端午节在香格里拉也看过赛马节,人山人海,很多藏民带着帐篷直接驻扎在赛场周围的小山上,由于吃住在那里,垃圾遍地;加之赛马场全是泥土地面,风起处,尘土乱飞,简直可以用乌烟瘴气来形容;我觉得比赛也算不上精彩。在内心无法融入这样热闹的欢乐气氛,总感觉这是别人的节日,和自己关系不大。

梅里雪山外转:最后一天
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扎那村

    和上次香格里拉赛马节一样,我选择了早早离开。十点二十左右,比赛仍未开始,我和小李背上行李出发了,离开扎那向格布村而去。我们的反常行为以至于让赶来看比赛的藏民以为赛马结束了。

梅里雪山外转:最后一天

    沿路看见快要成熟的青稞地,绿色、深黄浅黄,很有层次感,在四周枯黄的山坡下显得很耀眼。

梅里雪山外转:最后一天
垭口上的经幡

    扎那到格布,需要翻过3300M的垭口,有一段上山的路很差,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在沟里陡直而上。不过再往上就是沙土路,比较好走。越往上越冷,还下起小雨来,吹着冷风;好在到了垭口,翻过去就舒服了,不但一路下坡,而且风也小了雨也停了,再透过树林看山脚下,还有阳光呢。远处的阳光诱惑你赶快下山,奔向温暖……下山之后可以看见一个极美丽的村子。再往下往前走就看见了蜿蜒的察隅江,江两岸可见绿色的村子。过一山口,格布就在远处。
    从扎那到格布,我们只用了六个小时,下午四点半左右就到了。我看时间还早,就催促小李继续前行,到前方的瓦布村再休息。格布到瓦布要爬上一个山头,然后几乎都是沿着山腰而行,平常要三小时的路程,我们两个半小时就到了。
    19:00,我们到达瓦布村。小李说:他们转经的人最不喜欢这个村子,因为这里的人一般都不让别人去他家里吃住。果真如此,看到我们,有好些人围着看热闹,却没人招呼我们。也没地方吃饭,准备去旁边商店里找开水泡面,人家说没有。这里有一家旅馆,但主人却不在,他住在上面很远的地方,晚上会下来,于是我们俩就又累又饿在关着门的旅馆前傻等。
    围观的人越聚越多。其中有一个矮矮的身高像小孩子,脸却很老相,起码三十岁以上,说的汉语还挺流利,不时哼着流行歌曲,主动和我们说话。当时的处境我觉得很尴尬,经常出门在外还很少遇到这种情况。

    正在这时,一位高大的汉子走过来,用本地藏语说:我们可以住在他家,问给多少钱。懂汉语那位热心的翻译给我们,于是小李用藏语和他交流起来。一会儿,我们就跟着到他的家。

梅里雪山外转:最后一天
丛都吉和妻子次仁瓦姆

    他叫丛都吉。他家就在出村子的路口边。进得院门,他的小儿子就先去抱住拴在屋门边的黑狗,让我们进去。呵呵!一进去就关骡马住的地方,满是烂草叶子、粪便,还有几匹骡马……还好,不是很臭。向左转,可见一楼梯,爬上楼才是真正住人的地方。
    丛都吉招呼我们坐在火塘边的垫子上,开始添柴生火。酥油茶壶在火边烤热了,他为我们倒上热腾腾的酥油茶,让我们吃玉米糌粑。一般的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磨成粉,这用玉米做的我还是头一次吃,挺香的。
    丛都吉说煮面条给我们吃,可我担心他将面条煮成一锅粥,于是建议他给我们煮一锅青菜汤,泡方便面。他吩咐小儿子去菜地摘菜,一面在锅里开始烧水。
    不一会儿,菜摘回来,是牛皮菜(广东好象叫"猪婆菜",意思就是给猪吃的)。丛都吉一一将菜扭断,放在另一个盆里洗---只用了一点点水,估计没洗干净啊,就放进锅里煮---在这样的地方,也没法讲究,凑合着吃罢:)
    我们每人吃了一包方便面,另外也把多余的面送一些给他们。还把带的巧克力饼干、蛋糕给他们一些,大家都很高兴,小孩子更是开心的吃起来。我们也把所有的菜吃光了。继续喝酥油茶、聊天。
    原来丛都吉也是小李的老乡,德钦人,倒插门到这里的。他的妻子次仁瓦姆也已起床来(她生病了,卧床休息),坐在火边一起聊天。聊到开心处,想喝酒,我就给钱请他去买了一瓶玉米酒(白酒)和几瓶啤酒,并且给他妻子和儿子买了饮料,然后大家高兴地喝起来。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啤酒也只卖4元,由于这里交通不便,这个价格很便宜了!要知道,在扎那、毕土、左贡等通车的地方也要这个价格。喜欢喝酒的朋友们有福了,尽可以举杯开怀畅饮!

梅里雪山外转:最后一天
我睡的地方

    用热水洗脚后,我们继续坐在火塘边,而瓦姆大姐开始准备住处。她拿出干净的床单铺上,毯子、被子…丛都吉说别嫌脏,这被子还很少人用过---阿文心想:善良的藏族大哥大姐,今晚能在这里喝上热汤、遮风挡雨,有温暖的床,我们已经很感激了,何来嫌弃啊……看着瓦姆大姐在那里细心的铺床,心里温暖而亲切。

    清晨,远远的,宁静中听到公鸡在叫"天亮了…"。还不到七点,大姐就进来,开始生火做饭;我生怕她看到我醒来,问候我,惊扰了这温暖幸福的气氛,我假装闭上眼睛,尽情的感受这幸福---当看到一丛丛跳跃的火苗升起,火光照亮四壁,照在大姐亲切的面庞上……阿文心里是孩子般的幸福。

梅里雪山外转:最后一天
温暖明亮的火边烤着酥油茶壶

    听,锅里煮的米饭在扑通扑通的,水开了,仿佛听到了香喷喷的米饭;火边烤着酥油壶……大姐在窗台边,好象在切土豆;嗯,真好呢。

    直到七点多才起床来,洗漱完毕,大姐也把饭菜做好了:米饭(在他们这里米卖得很贵)、炒土豆片,酥油茶。在火塘边坐下,大姐给我盛了满满一大瓷碗米饭;以至于到后来我是硬撑着吃完的,好饱啊。
    吃过饭,收拾好行装,已是八点多,正式出发。在丛都吉家的大门口,我给他们拍了照片,然后告别。

梅里雪山外转:最后一天

    后面的路程将不再详述,只概略的讲一下:

4月16日:早上八点多从瓦布村出发,中午十二点左右开始下雨,翻过一座山,过察隅江,下午四点半左右到达西藏左贡县毕土乡。当天住在毕土。
4月17日:早上十点左右才坐上从毕土开往左贡县城的车。路况很差,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到达左贡县城。当晚住左贡县城。
4月18日:昨晚下雪,中午十二点左右才从左贡县城出发,坐的还是昨天的车。翻过东达山,经芒康,晚上惊险的翻过红拉山,十一点多才到达盐井。
4月19日:一大早从盐井出发,中午一点返回德钦。
此次梅里雪山外转经至此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