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业班学生冯明等同学的感谢信

(2025-05-07 14:58:42)
标签:

元培实验班

北京科技大学

冯明

杂谈

分类: 残阳如血

                            

毕业班学生冯明等同学的感谢信

——摘自长篇回忆录《沧浪之水》第三部《北漂紫禁城》第一卷《在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节选之三十二)P180

 

723  星期五 

收到回原籍参加高考的山东省莱芜市冯明同学的感谢信。该生以高考总分713,录取北大“元培实验班”。附:感谢信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

你们好!

首先,我作为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的学生,向几年来一直关心和照顾我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3年前,学校本着支持革命老区教育事业的理念,在全国十省市特招了20名免费生,我幸运的被选中,有了这个在京读书的机会。

入校后,我便被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所吸引,但更吸引我的是威严的学校领导、渊博的老师和浓厚的学习气氛。在这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校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老师与我们亲如父子,在教给我知识的同时,也教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让我在这3年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在学习上,学校不仅配备了许多特级、高级教师,还凭借北大教育资源的优势不断地请北大的教授来校做讲座,使我们受益非浅,而我取得713分的(高考)成绩,在此,我再一次对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在生活上,学校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使我不再是死学滥学,而是学有所乐,学娱结合,让我身心全面发展。

3年来,是学校教育了我,让我走好了人生的第一步。我祝愿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越办越好,为国家培育更多栋梁之才!                                                                                                                      学生     冯明  7-23

 

724日 星期六 

下午,开了招生会,在招生工作中,小学部的郭重蕾、杨老师、小许、都还是卖力的。

 

725  星期日  晴(略)

 毕业班学生冯明等同学的感谢信


726  星期一 

北京的雨天,突然改变了温度。昨天是高温37-38度,今天的雨天却穿起了夹衣。温度反差之大,是在南方没有的。

上午,韩国学生家长来访,是看学校的,一对出生在美国的双胞胎儿子,很好玩,也很有礼貌。

 

727  星期二 

因为昨晚的天雨,清早起来,明显感觉到寒意。这是在湖南体会不到的。可见,北京的严寒是会来得很快的。

下午,李树鹏给房内安上了空调,温度就好多了。

 

728  星期三 

收到周意同学的感谢信。附:感 谢 信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我是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第一届的学生周意。高考结束了,我顺利地考入了北京科技大学。回想我的高中生涯,我知道自己今天的成绩是与各位老师的谆谆教导与关怀分不开的。

200191日,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5名学生一同踏进了学校。学校为我们解决了学费、书本费、生活费等一切费用,我们安心地在学校开始了我们的高生中涯。学校的师资队伍是全国一流的。在校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在各科老师呕心沥血的带领下,在同学们的互帮互助中,我们沿袭着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本着“今天,我以母校为骄傲;明天,母校将以我而自豪”的昂扬斗志,在学习上竞争互助,在生活中团结友爱,齐头并进,争创一流。

三年的时间,一晃而逝。在这三年中,同学们朝着自己的目标飞翔着。我们的学习又上了一层楼,师生之间的感情深厚,我还学到了许多为人处理(世)的道理。在我看来,学校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同学们像兄弟姐妹一般,谁也离不开谁了。

面对高考,我们信心百倍,同学们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也将进入北科大,去开辟我的另一翻天地。回首往事一幕幕,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对我的帮助,老师们对我的教育,我心中的感激之情,并不是这简单的语言所能表达的。

为了表达对母校的感激,我只能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争创一流,不断进步,实现“今天,我以母校而骄傲;明天,母校将以我而自豪”的承诺。

                                                     学生:周意

                                728

[注:周意,我校首届高中毕业生,今年高考571分,被北京科技大学录取]

 

729  星期四 

继续参加招生,现在已是招生的关键时刻了。

 毕业班学生冯明等同学的感谢信


730  星期五 

有昌平五中学生孙淼,在北京参加中考,总成绩545分,已录北京市七中(重点中学),并于2004年参加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获一等奖;中国数学会组织的初中数学联赛获三等奖。这是一个有希望的孩子,按照学校招生奖励政策,可以学费全免。

夫人(万紫华)亲自找该生的母亲谈了三次,并且承诺将该生放在自己班上。孙淼的母亲才答应。又因孙淼的母亲准备到明春园租房,作孙淼的陪读。万紫华建议:将孙淼的母亲安排在学校做清洁工。

经与王淑敏主任商量,同意将该生特招。孙淼是学校目前招收的高一新生中的最高分,且年龄小,只有13岁。

 

731  星期六 

上午召开81-10日留校人员会议总结前段工作的成绩和问题,并提出下段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

下午200,找李跃进、高广峰、张万胜研究校园网的修复与重建的问题。

(未完待续)

 

附:

郑锡章:长篇回忆录《沧浪之水》内容简介

 

即将出版的长篇回忆录《沧浪之水》,真实地记录了共和国一代同龄人的成长历程,道德情操,家国情怀,及其对信仰的坚守,对理想的执着,对人生的求索。

全书分为四部:约140万言。

第一部《风雨卸甲河》:

本书记录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磕磕绊绊,坎坎坷坷,一路风雨、一路高歌的校园与下放农村的生活。(约40万言)

  桃李不言

  小河弯弯

  大江东去

  晨光熹微

    

 

第二部《寻梦汨罗江》:

本书记录了中年时代怀抱报效祖国,振兴民族的宏愿,及其对憧憬的追寻与命运的抗争。(约34万言)

  实践与探索(在全国城市教育改革中的摸索)

  耕耘与收获(公开发表的教育论文)

  梦想与亲情(女儿考入北大后第一年在军校受训时的来信)

  何处是归程

 

第三部《北漂紫禁城》:

本书记录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勇立潮头,与时推移,虽凄风苦雨,也无怨无悔的热血与豪情。(约33万言)

  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尘世难逢开口笑(在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

  霜叶红于二月花

  湘鄂纪行

  重访卸甲河

 

第四部《难忘蛟子河》: 

全书记录了全国优秀老师湖北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湖南省园丁奖获得者岳阳市一中高中数学特级老师万紫华(监利一中六六届高中毕业后)下放大垸农场的艰难岁月和不屈不挠的执着精神,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带着一岁的女儿报名参加高考以全县第二名的总成绩进入武汉师范院(湖北大学)的奋斗历程(约三十万言)。

一 陈洲湖区的女知青

二 蛟子河畔的教书匠

三 湖北大学的两地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