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锡章:《在北大附属实验实验学校》(节选)

(2025-08-19 13:35:54)
标签:

杂谈


               郑锡章:《在北大附属实验实验学校》(节选)

郑锡章:《在北大附属实验实验学校》(节选)

 ——摘自长篇回忆录《沧浪之水》第三部 霞飞紫禁城》第一卷 P1-2

                 (2004-03)

 

 34  星期四 

在集团四楼四号房,阅读前任校领导集体签名写给教育部周部长的《关于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情况报告》(见附件)。

 

附:关于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情况的报告(略)

       

看了这封信,我就想到了自己身处的环境和未来的归宿!

中国知识分子的书生之气是根深蒂固的。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发展潮流,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计划经济”的时代,怎么不被炒了鱿鱼!

现代社会的流行语言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标准”!教育部、周部长还敢说个“不”字?还敢问“姓社姓资”吗!

 

     郑锡章:《在北大附属实验实验学校》(节选)


 

35   星期五 

北京室内室外的温差还是比较大的。在家里穿件毛衣就感觉到很热,而在外面却是寒气侵人。

上午900上班,带了一本书,坐在办公室内看书。

《试论学校管理科学化》一书出版几年了,现在重新拿起来阅读,仍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办公室是两间。另一间是香港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这位总监的工作规律是在香港工作一周,在北京工作一周,两地轮回。

晚上,受朋友邀请,在外面吃饭后,到北京万达广场看德国艺术家演出的多媒体音乐剧《大西洋故事》北京演唱会。座位在76号,是最佳座位。票价880元。

剧的内容反映了法西斯德国屠杀和驱逐犹太人的故事。音乐和演出都很不错,其中观看的就有不少德国人。他们不断地为自己的艺术家们精彩表演喝彩。

演唱结束时,德国人狂欢起舞,观众们也跟着一起欢呼雀跃,整个场面十分热烈。这是好多年没有得到过的一次高雅的音乐享受。

晚上11:40,又到三里屯“藏窖”酒巴吃烧烤,喝啤酒。

回家时,已是凌晨1点。

 

 

36  星期六 

上午9时才起床,晚上睡得特别香。

拖了地,给猫洗了澡,才清理这几天来所做的事,记日记。

夫人从深圳打来的电话:说她们学校(深圳明珠学校)昨天组织女教师开展了迎“三八节”活动,出外游玩去了。今天上午没有课。

        郑锡章:《在北大附属实验实验学校》(节选)


  

37  星期日 

上班,坐在办公室,认真研读《试论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但我在想,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不可能是一回事。

民办学校将如何管理,是即将面对的崭新课题。

  

38  星期一 

继续看书。

每天的中餐,是由服务员按时送到办公室的。

 

39  星期二 

依然在集团楼上班。

与其说是上班,不如说是每天走一趟,没有事,无人问,只是等待。要等到两代会结束后,才能去学校接班。

  

310  星期三  大风

下午400,接岳阳市教育局招生办李主任打来电话:说我的离开有人有意见。估计可能那位在大会上讲了什么。

  

311  星期四 

上班,看书。

 

 

312  星期五 

上班,看书。

  

313  星期六 

上班,看书,把过去失去的时间,乘机赶了回来。

  

314  星期日 

两代会闭幕。新任总理温家宝接见中外记者并回答中外记者问。

温家宝借用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一副对联“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了自己的任职决心。

 

 

315  星期一 

办公室送来“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董事会决议:

决议之3:“关于聘任郑锡章同志为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校长的决议。”时间是2004年3月15日。

签字的董事们,一致同意通过如下决议:

 

“同意郑锡章同志担任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校长职务,即日生效。

签字的董事有7人:

      

 

这些人,我一个都不认识,也没有见过。

下午200,负责教育投资公司的张总约我见面。在他的办公室。张总说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原校长的情况。

接着,公学公司的李总,又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并拿出集团文件,说董事会研究,任命我为“代理校长”,只是还没有签字,已打印成文件。

我心里想:集团董事会的签名和打印的文件已经在我的手上,他说的话怎么和集团董事会的意见相左?

这个学校到底是“教投”管?还是“公学”管?

但又一想,可能他没有参加会议。

公学李总要我组织一套班子和老师,因为原校长说过,“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她们是准备孤注一掷的。

下午5时,即到北师大找到正在读研究生的我在监利县教委工作的青年老师鄢烈才,叫他留下来帮助我,到我的学校去兼课。

他满口答应了。


 

316  星期二 

照常在集团上班,已经聘任为校长的学校是个什么样子?还不得而知。

 

                                郑锡章:《在北大附属实验实验学校》(节选)
                                      ——北京市委市政府专刊《前哨》的靡页。

 

 

317  星期三 

上午930集团四楼A座北面会议室,集团执行总裁徐总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教投公司张总、公学公司李总,还有教投的副总顾女士等。

教投张总介绍了学校的情况:

公司想建立考核制度,学校的对立情绪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严重;高三会考不佳;外地教师待遇太低;机构设置不合理。

接着,研究了学校的现状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的结果是,执行总载徐总宣布:

1、郑老师去是校长,一步到位;

2、中教部、小教部,提二个副校长,稳定队伍;

3、原校长对教师宣布为公司总监;

进去后,再把一些不行的人免掉,现在不要动,至少要稳定这个学期,挑最不好的,换掉一二个,争取人心,稳定局势。招生宣传维持原状。

请教育投资公司总裁张先生宣布学校董事会决议;

一是提拔原校长任总学监;

二是任命和免除。

接着,由公学李去安排好交接工作。要求参加(交接)会议的人要扩大到20人,后勤主任,开会那天,只能先用一下,叫他站在校门口,带几个保安,穿便衣,保持安全。

散会后,我心里想:命运是戏弄人的。谁会想到一个50岁已过的人即将迎来第二次创业,会有人生的第二个高峰?

一定要兢兢业业地把握好这次难得的机遇,让金秋十月的小阳春也阳光明媚,我想。

下午300,开车到教育部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把参加教育部学习的岳阳市教育局局长戴新果同志和华容县教育局陈志高同志接了出来,这是按照戴局长的意见特意安排的。

我先是带他们在北大、燕园、未名湖游览了一圈,也到大学校长办公室参观,然后安排到亚运村的“俏江南”吃饭。

饭后,一起与大学许校长合影留念。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