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园钟声

(2024-03-13 12:05:39)
标签:

一中校园

城隍庙

分类: 残阳如血

 校园钟声

 

又是一个全新的环境。

没有一个熟悉的同学和朋友,我需要时间来适应新学校的一切。但我的心中早有准备,既然选择了一中,就必须名副其实地成为其中的一员。

学校安排两天报到。我是作为学生干部,按通知要求提前到校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团干部培训会,是明天上午900开始。 我利用晚饭后的时间,绕学校周围遛了一圈,全面了解学校的面貌和环境,给自己一个清晰的轮廓和印象。

整个校园分为三个部分,即教学区、男生宿舍区和活动区。教学区在校园的西边,男生宿舍区在东边,中间是一个宽阔的广场。

男生宿舍区是一个独立的院落,只有一个门进出。上课时,大门紧锁,只有两餐饭时,才把门打开。男生宿舍区是两排南北朝向相对简陋的砖瓦平房。两幢平房中间有一块露天空地,是学生早晨漱洗、晚上冲澡和晾晒衣被的地方。

男生宿舍的北面是学校的学农基地和城郊生产大队的农田和荷塘。农田里,晚稻长势喜人。田中间有一条弯延曲折的土堤和水渠,应该是战争时代留下的护城战壕。壕埂上,长满了榆柳。这里空气新鲜,环境幽静,平时是同学们早起晨读的最佳场所。即使晚饭前后 ,也有不少学生在绿荫遮隐下,发奋用功。

男生宿舍的南面是一条土路,是乡村社员进城赶集的要道。路的南边是郊区生产队的菜地和鱼塘。

男生宿舍的西面是广场,与教学区连接。广场北面有一个司令台。这里是县城的集会场地。重要的大型集会,都在这里召开。据说,解放初期,共产党镇压监利县最大的恶霸地主刘昆璧的宣判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当时的口号是“打倒刘昆壁,监利得安逸!”平时,这个广场是学生们主要的活动场地,有400米跑道和足球场。所谓的跑道和足球场,也只是在长满青草的土地上,走的学生多了,而形成的一条土路,足球场上也只是立起了两幅没有球网的木框子。

广场的西边是教学区。教学区是全封闭的。县城招收的初中生和全县招收的高中生,在一起上课。而教学区的主体建筑却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城隍庙。红墙黄瓦的城隍庙和我少年时代随父亲一起在沙市看到的太和观差不多,都是三进三出的格局。

校园钟声

      ——19903月我(右一)调岳阳教育学院,在一中校门前与送行的中学党支部书记刘训阶(右二)、副校长刘列成(右三)、金升俊(右五)、教师李振东(左三)等在校门前合影

 

后来,我看过一些资料,有的人把这座城隍庙当成了文庙,并说是古容城之宫。因为,古容城八景中有“泮宫翠柏”的称谓,加之城隍庙在一中校园之内,人们自然联想到了“文庙”。这是牵强附会。容城的文庙肯定是有的,应该不在此。至少,从这座高大的古建筑的布局来看,不是供奉大圣先师孔子的地方。

如果是文庙,大殿的前面就应该有“状元桥”。旧社会朝圣官员进庙烧香的时候,都必须在状元桥前打住,即所谓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然后,步行过桥,进入庙堂的。显然,状元桥就成了所有文庙的标致性建筑。

据监利一中《迁校记》记载,县一中发韧小东门,继办维泗湾,北迁三官殿,再创黄滩垸,续开唐家祠,并校古香岭,南徙广兴洲,恢复茶庵堂,久办城隍庙,终定刘八坮,十迁其址”。可见,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县一中确实就在城隍庙里。后来,有人误以为城隍庙就是文庙,甚至认为是古的泮宫,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城隍庙是祭祀城隍的庙宇。在中国文化中,城隍城池守护神。城隍神阴间的行政长官,掌管阴间事务。当我进入大堂正厅浏览的时候,正厅四周的墙壁上,曾经描绘的阴间十八层地狱的图案,还依稀可见。

城隍菩萨的职能是惩恶扬善。记得很少的时候,我们村里有人请道士“打教”(指给死去的先辈做功课,以减轻其在地狱里的苦难),就挂了十八层地狱的画轴。每一付画轴的画面,都是那些在人世间欺压善良,作恶多端,在阴间受到阎王惩诫的血淋淋的场面,让人心惊胆颤。十八层地狱的图案,就成了城隍庙的标志。

城隍庙的东边,有 6个教室,前后排成有三排。其中,靠南边的两个教室是理化生实验室,中间一排两个教室是仪器室,最后面的一排两个教室是女生宿舍。

紧靠城隍庙北面是供应学校师生的食堂。显然,这个食堂太小。不过,当时食堂就餐的只有高中学生。而高中生每年只在全县招收两个班,整个高中部三个年级学生总人数不到300人。县城的初中生是不在学校用餐的。食堂的西边有一口古井,供应着全校师生的生活用水。食堂和古井,应该是城隍庙原有的附属建筑。

靠近古井边是学校一幢二层的教学办公楼。办公楼前有一条直通学校正门(南门)的用砖碴铺成的人行道。这条路也正好把学校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分隔开来,左边的六个班是高中部;右边的24个班是初中部,三排平行的教室成“三”字排列,清一色的砖木结构平瓦房。路的两旁栽有桃树。办公楼的北面是学校的简易图书室和阅览室。房屋低矮,是工具房改造的。

整个校园的南北两面,被城郊生产大队的荷塘所包围。我的同学张向华、胡金兰,就住在学校后面的荷塘边上。每到仲秋时节,坐在教室里,有时也能闻到阵阵秋风送来莲荷特有的清香。

南大门的东北角挂着一口铜钟——是学校发号施令的地方。全校师生的学习与生活,每天从早晨630起床开始到晚上1030熄灯就寝。上课、下课和集会,是靠它来发布命令,传递信息。

同时,也是学校有别于其他部门单位的标志!那铿锵而悠扬的钟声,总给人一种庄重与严谨,一种心潮激荡与浮想联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稻花深处
后一篇:寝室风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