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楚风
楚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176
  • 关注人气:3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避灾荆门

(2022-12-27 13:58:20)
标签:

风雨卸甲河

避灾荆门

分类: 河水东流


 

那时,我家有十口人:爷爷,父母,大哥大嫂,姐姐爱珍,二哥银章,妹妹素珍和我,在逃难的途中,妈妈又在逃难的船上生了一个小妹妹叫船珍。

爷爷不忍丢下家拾,守在家里,没有加入流浪的行列。那时,我年纪小,也不知爷爷是怎么在这滔滔的洪水中生存下来的。

作为灾民,全家九口被安排在荆门县后港乡一个湖汊的边缘小村。村里只有两户人家,却住着四户灾民。灾民的主要生活靠政府有限的救济。

按当时的政策,政府对灾民的救济是基本上可以解决生存问题的。到上世纪1960年代,我在双碾大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调查发现,原在卸市管理区担任水利主任的李的儿子上小学时的草稿本,竟然用的是1954年救灾粮票装订的。可见,李在1954年大灾大难面前,贪污了灾民多少粮票?

粮食不够,我们兄弟姊妹也只得出去到人家刚割完的稻田里拾稻穗;没有烧柴,到偏僻的山林里拾枯树枝。

在我童年的印象中,后港这个地方虽有湖汊,却是丘陵地区。不像我的卸甲河,广阔的原野,一望无际;也不像家乡的莲湖,水天空阔,莲藕飘香。后港只是高高低低的坡地,茅草丛生,荆棘遍地。

有一次,姊妹兄弟一起拾柴时,我看到一颗高大的枣树,兴奋不已。走近一看,树上的枣儿已经被采摘完毕,只有几个大小不同的蜂窝,高悬在枝叶凋零的高枝上,特别惹眼。我跑到树下,寻觅得了几颗被鸟啄过的枣子,刚想放入口中,姐姐看见,被一把掌打落。还骂了我一句:

“吃了死去”!

我们全家九口人,挤在东家厢房后面拴牛的牛屋廊里。炎天暑热,蚊蝇又多,加之营养不良,先是出生不久的小妹妹船珍染病,因无钱医治,不几天夭折。父亲找东家借了一把锹,把夭折的船珍用一块棉片裹着,埋在湖边无主的荒坡上。

后来,已经五六岁的妹妹素珍也发冷发烧,十几天的时间,也死了。我跟着父亲去埋葬妹妹素珍的时候,父亲抱着死去的素珍,坐在荒坡上,饱含着眼泪,坐了很长的时间。

为了生存,父母亲开始利用自己的小船到沙市贩运水果到后港来卖,主要是柿子和梨,有时也运送旅客。大哥、嫂嫂、姐姐、二哥,都提起小竹篮,到后港湖边的小镇上,当起了小叫卖。

从父母开始返运水果后,我就一直与父母一起呆在船上。

后港湖边,有一座土地庙。庙里供奉着土地菩萨。玩耍时,我曾一个人跑到庙里看过。

土地庙名为庙,实际上只比农村的厕所大一点,总共不到两三个平方,却是砖砌瓦盖。庙内一人多高的空间上方,横着一块木板,供着三个木刻的金身: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丁公舅舅,并用一块红布披在他们身上。土地公公坐在中间,面前放着一个香碗。香碗里还留有烧过的香扦。庙后有一颗较大的枸树,像一把大伞正好为小庙遮挡风雨。

 我们的小船,平时,就停靠在土地庙边。当地村民说,土地庙附近是土改时,镇压反革命的地方。在这里杀了不少人,是一个神出鬼没地方,平时,很少有人到这里。

我的父母亲是相信有鬼有神的。因而,每到夜晚,我们都早早地睡了,一点风吹草动,就缩作一团,拼命地往被子里面钻。父亲则故意咳嗽几声或故意大声说话,给自己壮胆。

我们是外地的灾民,这里是唯一的停靠口岸,又是船珍和素珍两个妹妹埋葬的地点。父母亲不忍心离开这里——只要我们的小船停靠在这里,母亲总是抽出时间,给两个妹妹的坟头,送去一点饭菜,以此祭奠她们的亡魂。

(摘自长篇回忆录第一部《风雨卸甲河》第一集《桃花盛开的地方》之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周末
后一篇:《天净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