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印尼客人——北京教育记忆之九

标签:
印度尼西亚教育代表团簦订合作协议 |
分类: 残阳如血 |

12月24日
上午,按照国家汉办的安排,接待印度尼西亚教育代表团,是由印尼的一个教育部官员带队,来了20多个中小学校长。在国际部于苒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的校容校貌。
接着,到209室介绍学校情况。国际部于苒主任在座,由王越担任翻译。桌上放着的是现成的讲稿和招生办的招生简章。
显然,这是要我照着讲稿,对他们讲就是了,傍边并附有中英文对照。
这是过去接待外宾时的一套不成文的惯例。我打破了这个惯例。国际部安排的王越任翻译,印尼也不同意,由他们随团的一位年龄较大的随员负责翻译。
各位来宾,上午好!
中国有句古话“有客从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是圣诞节的前夕,阳光明媚,冬日融融。远方客人到来,给我们学校带来了喜庆!我代表附校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接着,我介绍了学校这几年取得的成绩和发展的速度,在生源下降,招生情况不景气的情况下,我校能够崛起,是因为我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办学体制、办学形式、办学特色、管理体制等方面,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
在我的介绍过程中,几次激起了阵阵掌声。
当即就有10所学校要和我们联合办学。并当场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国际部于苒主任喜得不得了,一再说,她到学校来了几年,总共只签了2所学校。没有想到,我的一番鼓动,却签了10所学校。
小郑说:其他学校没有反应。主要是其他学校介绍情况时,没有你们学校讲得这样到位。
签订意向书后,各个校长纷纷和我照像合影。
印尼代表团本来应该是上午11:30结束去游览长城的,结果搞到12:30才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