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绕魂牵荆楚地(长篇回忆录第四部《晨光熹微》之三)

(2020-04-19 09:02:21)
标签:

卸甲河

散文集

天问

荆州

汨罗江

分类: 梦绕魂牵

             ——《我的家乡卸甲河》(散文集)序

           ——《我的家乡卸甲河》(散文集)2003年1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之爱荆州、爱卸甲河,除了她是生我养我的故土,一种纯朴的依恋之情外,更由于深厚浓郁的荆楚文化几十年的熏陶和影响。在我的身上,自有着一种与荆楚文化无法割舍的情结。

    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去看赛龙舟,我看到了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以及胜利者的豪迈气慨。

    我们村的龙舟——“小白龙”(作者注;各个村的龙舟都有名字,如乌龙、黄龙、金龙,形成了各个村的传统)在每次角逐中,都冲锋在前,遥遥领先,因而最终夺得了头标。头标的奖赏是一面极精制的三角形小锦旗,挂在获胜龙舟的龙头上;另有一“抬盒”(作者注:监利县农村的旧式“礼品盒”,分四格,由两人抬着)馒头、包子和烟酒,是对划船者的酬劳。当“小白龙”凯旋归来的时候,全村人奔走相告,男女老少齐聚河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

    到我上了小学的时候,才从年长者的闲谈中知道划龙舟的真正含义,是纪念楚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屈原。知道了楚国的都城——郢和屈原殉国的地方汨罗江。后来,我在小学的图书室里,寻觅到了一些破旧的关于《楚辞》的通俗读本,从此,开始接触到了《离骚》和《天问》。

    我如饥似渴地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这些小册子,我被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翊翊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从那时起,荆州、汨罗江成了我心中的“麦加”!我怀着一种朝圣者的心情,对荆州、汨罗江有着一种憧憬和渴望,一种梦寐以求和神往。屈原也从此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

    后来,我在荆州读书和开会的时候,总要挪出时间去寻觅历史的陈迹。四十岁后,我调到了岳阳,也多次专程去瞻仰屈子祠,凭吊汨罗江。这倒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我总觉得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是不可能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的。

    我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以及后来的专科、本科、研究生课程,一直是学生的“头”——少先队中队长、班长、团支部书记,或学校团委的干部。就如父母亲对佛教的专注和虔诚一样,我对党、对祖国,痴心不改,一往深情。“文化革命”中,当我的老师和校长被打成“牛鬼蛇神”、“黑帮份子”的时候,我彷徨过;当我坐在主席台上,主持批斗我的任课老师的时候,我犹豫过;当高考取消,大学梦想破灭,被下放回农村当农民的时候,我懊丧过;当受到诬陷,被关进学习班受到隔离审查和批斗的时候,我想过自杀,想过出家当和尚。后来,参加了工作,从农村走到城市,从贫困的乡村小学教室走上富丽堂皇的大学讲坛,我依然本性不改,依然忘我地工作。我想,之所以如此,大概这就是荆楚文化的渊源。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我几十年来的人和事,特别是几年文革中的人和事,还有我的那些同学、朋友们。他们纯朴的感情,被欺骗、被利用、被扭曲、被践踏而所造成心灵的伤害,是刻骨铭心的。哪怕时间已过去了几十年,至今回想起来,仍有一种揪心裂肝的痛!每当夜阑人静的时候,我眼前时常浮现出他们的身影。往日的老师、同学、朋友、亲人,梦魂缠绕。请允许我借用胡适之先生《秘魔崖月夜》的诗句,表达我对他们真切的怀念:

 

    依旧是月园时,依旧是空山、静夜。

    我独自踏月归来,这凄凉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

    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