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路

(2018-12-23 09:31:40)
标签:

教学管理

课程改革

思路

分类: 河水东流

           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路

 

1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际上是落实两个目标:即教学目标与育人的目标。

教学目标:即学科课程标准;

育人目标:即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分评定,是按照这两个目标来定位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请教师们认真思考的是,这句话的中心词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根据纲要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

学轻教,以学定教。

教学过程,轻教学结果,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

指导,轻传授,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

个性化教学,轻模式化,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教学个性。

避轻 就重 教师定位的基本标准

 

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由过去被动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转变为由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的学习;

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年前,我特别肯定了高三语文教师梁德秀老师的作文评讲,不仅仅是他一堂课只讲了5分钟的问题,重要的是他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目前的课程改革,学校正严格按照海淀区教委的统一部署,第一阶段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

校本课程的问题,

研究性课程的问题

学分评定的问题

 

2  以全面备战高考、中考为动力,认真探讨学校质量与效益并举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

只要有考试,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是无疑的。

只要有考试,考试分数的高低,就成为质量的标准,成为评价学校成败的依据。

分数是学生的命。

质量是学校的命。

我校毕业年级与外语小班化的分段教学,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我校发展初期,生源严重短缺情况下,学校采取的两难选择;是普通学校如何优化教育资源,寻求质量与效益并举的一次尝试。就如全国重点中学的发展一样,是历史的产物。

对于普通学校来说,

质量是生命线!

效益是生存线!

没有质量,普通学校无法发展。

没有效益,普通学校无法稳定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

既要质量,也要效益?质量和效益能不能兼得,这是学校一直在苦苦追寻的目标?

面对中考被一、二类学校淘汰的学生,要通过三年时间,培养出本科生、甚至重点大学本科生!所付出的辛勤和汗水,用一个什么标准来衡量呢?

初三一位数学特级教师说:一个学期,学生练习了70多套试题。

初三物理特级教师张星的物理教案纸,不是电脑打的,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快尺把厚!这是教师的时间!是教师的汗水!是教师的心血!

 

毕业班每个教师周课时都在20节以上,是2个人、甚至3个人的工作量!

早晨630之前上班,走在学生进教室前;晚上,1030下班,学生全走了,灯也熄了,班主任、年级组长还要到寝室去看看学生就寝没有?有没有生病的学生?一天24小时,他(她)们能有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呢?

对这个问题,个别教师有不同的看法,看到毕业班的教师工资表上多了几个钱,心里就不平静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不必争论:

其一,我们是新学校,过去的一切是“摸着石过河”,是一种尝试;是非功过,过十年后,再回过头来看!

其二,“皇帝轮流转,明年到你家”!中学部的教师可以采取小循环或大循环,只要你具备这个实力和精神,都有可能轮到你带初中毕业班或高中毕业班的机会的。您也可以按你的办法来做,也可以尝试。

“管它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优质课评选为主线,加大青年教师基本技能在岗培训的力度

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关键在教师。我校青年教师多,要有一个培养、锻炼的过程。通过优秀教案、优质课的评选,通过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等多种课堂教学形式的展示,让每一个年青教师,借助这个平台,经受锻炼,塑造自己的形象

教师是为人师者,首先要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要基本功过硬,专业知识精深,还要广博其它学科,以在教学中触类旁通,如鱼得水。

教师要不断分析自身的优点和短缺,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自我反省,从中寻找优势,在明析自身优势的同时,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要在教学实践中放大自身优势,不断完善,形成教学风格、教育个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材处理上,要使课本知识活起来,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

现在的问题,除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外,还有课堂组织教学的问题。一部分青年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很差。

讲话没有激情,吸引不了学生;

教学没有艺术,感染不了学生;

形式单调,方法陈旧;“懒婆娘的裹脚布”,由传统教学搬上了多媒体;

从形式到方法,没有设计,没有创意!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痛苦!

还有自信心的问题。当教师自己没有自信心,那就没有办法了。教师怕学生,猫怕老鼠!

还有责任心的问题。

 

08年开学第3周开始,教务部、教研室,将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课评选,要求中级以下职称的中青年教师全部参加:

3个学科:语文、数学、外语;

3项奖励:说课奖、教学设计奖、课堂教学奖;

3个层面:备课(年级)组、教研组、学校;

贯穿全学期(3月中旬开始,5月底结束)。按照这种思路,通过努力,构筑起附校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

 

4  以健全教学评估机制为杠杆,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措施,构建健康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

教学工作是一项动态的复杂工作,要实施科学、全面的评价,目前主要是量化管理刚性管理。从目前教师教学工作的特点看,有两种可行的评价办法:

一是教学常规检查。以“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制定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考试、质量分析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学校教务部根据常规工作检查要求设计了检查表,坚持定期教学常规检查。

二是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价。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的前提条件是严肃考风考纪,提高考试信度与效度。

要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原则,要特别注重课堂监控、单元检测、月测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组织教师认真对每个过程进行质量分析并及时地作为改进和提高教学的重要依据。要把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起来。

二是学科等同原则,做到不同学科、不同教师同等对待。

在评价中,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班生源的差异,在同年级平均分排名的前提下,考核时,看提升幅度。

2) 鼓励教师团体作战,对年级组和班级实行9个学科平均分的整体评价。

3)教学质量的考核与年度考核、晋升职称、聘任职务、评优挂钩。

(摘自长篇回忆录《在阳光下》第三部《霞飞紫禁城》第一辑《落霞与孤骛齐飞》2008-01-03《在教师会上的讲话》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